2025年4月25日,“上海論壇2025”年會在上海啟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應對變革挑戰,推動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并行,加強國際治理合作,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包容和共贏的世界,成為亟待思考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本屆為期三天的論壇以“創新的時代:科技、發展、治理”為主題,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智庫、高校、政府、企業、媒體等機構的500余名嘉賓,圍繞人類共同挑戰,探索未來路徑。探討議題涵蓋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競爭與合作、科技驅動的經濟變革、可持續發展挑戰、社會老齡化與健康戰略,以及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帶來的時代難題等。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產業組織,韓國SK集團,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意大利博科尼大學歐洲決策研究所、布魯塞爾歐洲政策研究中心等24家國際組織、企業、高校及科研機構等參與主辦或協辦,推動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的深度對話,為全球發展核心議題提供多元解決方案。
上海論壇創立于2005年,由復旦大學和崔鐘賢學術院主辦、復旦發展研究院承辦。現已發展成為國內外各界精英探討世界熱點問題、聚焦全球發展脈絡的平臺。20年來,萬余名嘉賓覆蓋10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政、產、學、研界。論壇推出的“復旦智庫報告”涵蓋國際、國內、上海、未來等系列,為國際、國內重大問題提供復旦方案。
今年的論壇發布了《國際碳關稅機制的趨勢、影響及應對》《數據跨境流動、個人信息保護與數字韌性建設》《超級智能少數派》《全球國家發展動力指數(2024)》《從喀山到里約:推動“五個金磚”建設的中國思路》等十余本復旦智庫報告和分論壇報告。
《全球國家發展動力指數(2024)》報告基于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的自主知識創新體系“國家發展動力”理論。在前期研究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指標體系,對1990-2023年的國際機構和專業研究機構數據進行了全面分析,量化44個國家在世界變局中的動力圖譜。報告發現,44國家的國家發展動力在1990-2023年間整體呈增長態勢,但2020年后出現顯著分化。有43國的國家發展動力均實現同比增長。創新力對多國國家發展動力的驅動作用在提升,但各國創新力的發展初顯“馬太效應”。報告也對關鍵地區進行了具體分析,發現中國生產力、創新力雙項領跑,綜合指數穩居第二;“全球南方”國家動力上升迅速。
《國際碳關稅機制的趨勢、影響及應對》報告指出,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的生效標志著全球首個“碳關稅”制度落地,對我國高碳產業出口及全球分工格局構成多維沖擊,并建議從短期、中期、長期分階段施策,最終推動“雙碳”目標與高質量發展協同,實現從被動應對到引領規則的戰略轉變。
《全球價值鏈變遷與中歐班列發展前景》報告指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中歐關系處于競爭與合作并存的局面,中歐班列作為“一帶一路”陸路出境的關鍵通道,其高質量發展對推動亞歐貿易發展至關重要,需要從政府層面、國際層面、運營層面提出政策建議,以進一步擴大中歐班列影響范圍。
《超級智能少數派》報告從歷史想象、現實分析、未來應對三個層面出發,回溯中西方思想史中如何談論超級智能話題,闡釋超級智能借助通用智能、具身智能和交互智能等三條科學路徑實現,并提出技術、哲學和倫理應對方案,并反思技術應對方案和一般哲學應對方案。
《數據跨境流動、個人信息保護與數字韌性建設》報告課題組通過走訪企業和監管部門,提出兼顧數據流動與安全是城市及國家數字韌性的核心,是應對未來地緣政治等不確定性的競爭力所在,建議從優化法規、分類管理、企業合規、政企合作等多維度推進數據跨境流動治理與個人信息保護,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從出海到融入:中國數字平臺全球化發展進程與成長路徑》報告系統分析了中國平臺企業在當前國際格局下完成從“出海”到“融入”的轉型過程,逐步形成了以技術創新為基礎、制度適應為條件、文化融合為目標的發展模式。
《平臺出海與全球回響:當前中國數字企業海外發展的挑戰與應對》報告聚焦于當前中國數字平臺企業“出海”進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困境,系統分析了平臺企業海外發展的風險圖譜、身份敘事、技術競爭與全球治理等關鍵議題,旨在為數字企業的全球化發展提供綜合判斷與政策參考。
《中國式現代化與青年政治參與的形態嬗變》報告通過梳理青年政治參與的形態變化和基層實踐案例,并且探索聯合國和世界主要國家青年政治參與的制度安排,提出了青年政治參與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面對當前國情、輿情、社情的急劇變化,我國應該構建跨組織的協同治理系統。
《長江漁文化資源分布特征、影響因素及其可持續發展對策》報告以長江流域漁文化資源、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為對象,采用空間分析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系統分析了長江漁文化的類型、表現形式、空間分布特征、歷史演變及其形成的關鍵影響因素,為漁文化保護的理論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和實踐參考。
上海市副市長解冬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原標題:《“上海論壇2025”今開幕,發布多份智庫報告探討創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欄目主編:樊麗萍
來源:作者:文匯報 姜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