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特朗普政府發出通牒——對75個國家暫緩高關稅征收3個月,而是先行采取10%關稅制度。
消息一出,白宮的電話幾乎都被打爆了。
75國都不想成為那個犧牲者,想求美國高抬一手。
只是令這75國沒想到的是,第一個“等”來降稅的,居然是美國號稱要重點打擊的中國!
特朗普的這一波“滑跪”究竟預示著什么?
一、關稅糾紛始末
4月初,美國打響了新一輪關稅戰的第一槍,時至今日,這場大戰已經發生了太多太多故事。
所以在開頭,我們先來簡短捋一下過去發生的種種事,方便大家回憶。
最初的時候,美國直接叫囂要對全球加征關稅,中國赫然在列,加稅程度高居榜首,但其他國家也并不好過。
面對著特朗普的突然發難,各國都是怎么做的呢?
我國對此零容忍,幾乎是隔天就制定好了回擊的策略,而中美之間的關稅也因此一度飆升。
截至今天,中對美是125%,而美對中是常態145%,最高245%。
中美至此告一段落,但其他國家要說的可就多了。
除去中國外,剩余國家對美的態度是比較曖昧的。
既有直接投降的;也有宣稱要進行對等報復,但實際上積極溝通談判的;也有和我們一樣,不理不睬的。
但總而言之,世界并不是一邊倒地倒向美國,不少國家的壓力堆積在白宮身上,于是特朗普隨后便果斷變招。
75個國家暫緩加征,換言之就是給這75個國家一個談判的機會——90天時間里,能把關稅談到多少就看你的本事和誠意了!
可以說,特朗普的這一招十分狠辣。
本身關稅戰就是他們主動挑起的,可如今卻要別人提出解決方案,這不是方便他獅子大開口嘛!
只是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這90天時間才過去了兩三周,第一個明確降稅的對象就出現了——但這個國家并不包含在75國之內。
二、無奈的特朗普
答案很顯然,第一個“贏”得美國降稅的國家是我國,是不是一下有些震驚?
美國時間4月22日,白宮突發宣布重磅消息,特朗普將會重新考慮對華的145%關稅,并且是直接“大幅下調”,甚至他們都用了降溫一詞。
當然,其實前文都不能用“贏”這個字,所以我們也加上了引號,畢竟我們不需要和特朗普談,對談判的意愿也不大。
倒不如說,這是特朗普百般無奈之下的求饒,是屬于美國政府的滑跪。
“我知道錯了,我們的關稅政策重新談吧!”
你看,是不是有一種這樣的既視感?
畢竟先前美國的態度是無比強硬的,甚至表示要和中國一決生死,在后續的75國名單里,也沒有看見我們的身影。
為什么是我們第一個獲得降稅?
這問題的答案實在是太簡單了!簡單到稍加分析就能得出。
甚至倒不如說,特朗普究竟是有什么膽子來和我們打關稅戰?甚至他還能堅挺這么久?
我們先來解答這個問題,稍后再來聊聊這次降稅對75國會有什么影響。
關稅戰,打的是什么?打的是一個國家的制造能力,打的是他們的產業完整度。
這是什么意思?
通俗地解釋一下,其實就是因為在當今國際分工合作的大背景、大趨勢下,各國都傾向于將一部分產業鏈搬到國外去,以此來享受種種優惠。
舉個例子,你要制造某種商品總歸需要原料吧?
結果現在一調查發現,世界上有某個國家是該原料的大國,并且國內也有針對這種礦藏的優待政策。
于是你再經過一通計算,發現即使算上國際海運的成本,把生產線搬過去也比在國內進口/開采便宜,你說你是企業家會不會搬過去?
又比如說,到了商品的加工階段,你發現某個國家的勞動力價格十分低廉,是國內的幾分之一左右。
如果把大量的手工生產環節搬過去,又可以為自己節約一筆經費了,你搬不搬?
再一個,某些國家還有免稅政策,于是我把總部搬過去……
總而言之,正是上述的種種原因,導致如今各國的生產線其實都有些割裂,是完完全全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所謂的生產線完整度,就是看一個國家保留了多少生產環節在自己國內,自己國內又能實現多少商品的全部國產。
十分“湊巧”的是,這個完整度最高的國家,恰恰就是我們中國,甚至可以說全球都不會有比我們更高的國家了。
作為知名的世界工廠,我們承接了大部分國家的生產計劃,從原料到最終的組裝一氣呵成,體現出了我們強大的制造實力。
也因此,關稅戰一爆發,其實國內的很多人是不擔心的。
畢竟和中國相反,美國估計是世界上完整度倒數的幾個國家了。
因為自從上世紀開始,美國人就開始推崇金融業,搞起來了經濟空心化。
其實想想你也就懂了,制造業想要搞起來,你得有大片的土地,得有員工,得有貨運渠道等等。
總之就是又占地、又麻煩,利潤也只能說一般。
但金融呢?
舉個極端點的例子,一個金融大神只要給他一部電腦,他就能源源不斷地產出夸張的財富。
占地小、事情少、產出還高,你會選擇投資制造業還是金融業?
美國人自然是選的后者,畢竟在上世紀,他們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美國的土地可金貴著呢!
金融業都不夠用,哪里還輪得到制造業?
反正其他國家的土地多的是,直接把產業搬過去不就行了?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本土的制造業越發萎靡,甚至早就到了爛透的情況。
時至今日,來自中國的商品已經徹底占據了美國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結果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中美打起來了關稅戰,你說美國人是不是在自取滅亡?
本身大部分商品就要從中國進口,結果如今倒好,中國商品要進來必須得多交145%的錢,最后還不是得消費者買單?
而美國的制造業本來就稀爛,結果出口到中國還要交125%的稅,那競爭力又從何而來?
也因此,自從關稅戰爆發后,美國民眾對特朗普的罵聲可是從沒停過,就連不少他的大本營都開始隱隱轉向,不再支持自己的這個“精神粉絲”。
我們舉點例子就能明白了。
波音這幾天被中國連退幾架飛機,并且大量零件還得從中國進口,直接導致生產成本飆升。
這幾天總裁可忙著和特朗普訴苦抱怨呢,要求給予航空業特別優待。
又比如說美國的大豆,原先美國是世界上的最大大豆出口國,掌握了定價權的存在。
結果如今因為關稅,美國大豆直接被攔在了各國門外。
相反巴西大豆成了最大的贏家,出口暴增的同時,他們還掌握了夢寐以求的定價權。
你說說,特朗普這是讓美國再次偉大呢,還是讓美國早些“斷氣”?
所以自從關稅戰爆發的那一刻,中美之間的結局就已經注定了。
我們可以不慌不忙地拖著,等美國的經濟徹底爆炸,可美國人能等嗎?
也因此一個月還沒到,特朗普就徹底放下了自己的臉面,不再強撐著死要面子,宣布將會對華降稅。
只是美國雖說降了,我們要不要降可仍然把握在自己手里。
說白了,關稅戰的這一次主動權,徹底被我們握在手里了。
至于這次降稅對其他國家有沒有影響?那自然是有的。
三、各國反應
第一反應自然是不滿,你看,我們費了百八般勁,付出了這么多代價,結果連降稅都沒談成呢,美國自己就率先投降了,你說他們心中會如何想?
毫無疑問,這會導致美國的國際聲望再一次暴跌不少,而我國這一次不卑不亢的態度贏得了國際社會的一片喝彩。
相信很多國家也看清楚,到底誰才是更有底氣的一方!
當然,等事件慢慢發酵,特朗普這一次發言的破壞力就會更加恐怖了——它會打破美國與不少國家之間的“反華同盟”。
事實上這一次關稅戰中,不少國家都被美國要求削減對華貿易,以此來換取美國的優待。
結果美國到頭來第一個投降了,你說其他國家還會不會聽從他們的指揮?
特別是那些聽信了蠱惑,已經開始對中國下手的國家,這下是不是徹底傻眼了?
在世界的格局動蕩下,美國的影響力已經在越發衰落了,美債、經濟空心化、軍事判斷失誤……
太多東西堆積在一起,他們早已自身難保。
而這一次的關稅戰“作死”,就更加把美國往深淵里推。
中美的未來,定然是以我們的勝利作為最終的結局,中華民族必然崛起,也必然走向勝利。
參考資料:
《特朗普對華關稅“松口”,背后藏著這些小心思》
2025-04-23 京報網
《特朗普關稅態度大逆轉!超75個國家獲得90天“暫緩期”,什么原因》
2025-04-10 大河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