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5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4月25日,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省知識產權行政與司法保護成效。
2024年,安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連續三年在國家檢查考核中獲評優秀,行政保護工作績效考核連續五年優秀,保護水平評估位居全國第五,呈現出“橫向聯動、上下協同”的全鏈條保護格局。
全省聚焦頂層設計,出臺系列政策文件,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深化“行刑銜接”機制,推動16個市將知識產權保護列入黨委政府重點工作。實施知識產權提質增效、高價值專利培訓、地理標志保護運用促進等工程,建成“科大硅谷”知識產權保護樣板區,形成集成服務改革新亮點。全省建成283個維權援助組織、148個糾紛調解組織,實現知識產權保護服務網絡全覆蓋。
司法保護持續發力。全省法院審結知識產權案件15440件,13個案例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強化科技創新保護,審理技術類案件1849件,依法認定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企業核心競爭力。強化商業秘密保護力度,審理商業秘密案件44件,探索單純非法獲取型侵犯商業秘密行為入罪規則。推動長三角地區司法協作,聯合發布服務保障新質生產力發展典型案例,提升區域保護效能。
檢察機關深化綜合履職,起訴知識產權犯罪523件,辦理綜合履職案件133件,同比上升2.7倍。懲治惡意訴訟,制發再審檢察建議7件,保護中小微企業權益。建立長三角知識產權檢察跨區域協同保護機制,簽署商業秘密保護意見,加強商業秘密跨區域保護。建立專輯啊支持機制,開展“檢護知產”專項行動,為企業提供精準法律服務,筑牢創新防線。
公安機關重拳打擊侵權犯罪,2024年,偵辦了一批知識產權刑事案件,14次獲公安部表揚,5起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建立刑事保護快速響應機制,將知識產權保護納入服務經濟重點舉措。聯合多部門開展專項整治,打擊假劣農資、盜版影視等犯罪,斬斷產供銷犯罪鏈條。暢通警企對接渠道,聯系服務2000多家權利人、1萬余個品牌,試點商業秘密犯罪風險“體檢”制度,實現市縣聯絡員全覆蓋。
下一步,安徽將深化創新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抓好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運用、高效率保護和高水平服務,為服務安徽“三地一區”建設,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堅實保障。(記者 孟一凡 許夢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