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政部網站25號消息,23號至24號期間,中國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前往華盛頓參加會議。2天里,藍佛安先后見了7位外國財長,就是沒見美國財長。
財政部網站圖片
其實,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這場會議根本就不是同美國召開的,情況也和特朗普想得不一樣。
首先,為何說這場會議不是和美國開的?盡管這場會議是在華盛頓召開,實際上卻是由G20輪值主席國南非主持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中方參會代表有央行行長潘功勝、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和財政部副部長廖岷。
會議期間,藍佛安和南非財長、巴基斯坦財長、德國財長、韓國財長、印尼財長、英國財政大臣和日本財政大臣舉行會晤和交流,同時還和歐盟委員會經濟與生產力委員和世行行長進行雙邊對話。從官方公布的會晤人員來看,就是沒有美國財長。
其次,特朗普想的情況是什么樣?當地時間4月16日,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可能會和中方財政部門的某位代表下周在華盛頓舉行會晤。當時,貝森特透露,和他會晤的中方財政部門代表可能會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但到底是誰,他也無法確定。
美財長之所以會這么認為,是因為按照慣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春季會議將會在華盛頓召開。期間,各國財長、行長、專家和學者齊聚一堂,通常會舉行場邊會晤。比如,在去年的會議期間,潘功勝會見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和時任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尚博,共同主持召開中美經濟工作組第四次會議。
所以,特朗普預想的情況是:中方代表赴美參會,順便和美國財長舉行會晤。但是實際情況和特朗普預想的不一樣。
針對今年的會議,中方派去參會的代表依然是財政部長、副部長和央行行長,可并未和美國舉行會晤。不僅不見,藍佛安部長還對關稅問題進行發聲。藍佛安表示,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關稅戰、貿易戰進一步影響經濟金融穩定。而中方主張通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貿易和關稅爭議,也將堅定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這一段話有著三層含義。一是點出美國的關稅戰、貿易戰,嚴重影響了經濟穩定和世界經濟增長。二是中方對待貿易問題的態度,愿意通過平等對話解決。三是中方的底線,愿意對話解決不代表我們怕了美國,還是會堅決維護中方的利益。
實際上,這次會議期間,不只是中方沒給美國面子,英國和日本也沒打算給。英國《衛報》23號指出,盡管英國財政大臣將和美國財長舉行首次會晤,但英國不急于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另外,日本財政大臣在和美財長會晤時表示,對美國的關稅政策感到“非常令人遺憾”,并敦促美方重新考慮措施。
美國財長和日本財政大臣
顯而易見,當下的美國可謂是四面楚歌,不只引發了各國不滿,國內的壓力也不小。13個州起訴特朗普,白宮爆發激烈爭吵。
前段時間,加州州長宣布要起訴特朗普后。當地時間23號,以紐約州檢察長為首,又有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康涅狄格州、特拉華州、伊利諾伊州等12個州站了出來,要起訴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他們一致認為,特朗普宣稱的“緊急狀態”,超過了美國憲法賦予的權利,給美國經濟帶來了嚴重混亂。
另外,美國媒體23號也指出,馬斯克和美財長貝森特在白宮爆發激烈爭吵。當天,恰逢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訪美,她和特朗普在旁邊的辦公室內會晤,爭吵就發生在會晤期間。知情人透露,兩人吵架的聲音很大,連梅洛尼都能聽到。甚至一度飆臟話,最終不得不被助理拉開。
美國財長和商務部部長
到底為什么吵?一方面,貝森特認為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承諾太高,但兌現太少”。而馬斯克則譏諷貝森特,說他是“索羅斯的代理人”。因為在成為財政部長前,貝森特曾在索羅斯手下工作。另一方面,兩人分別向美國國稅局局長一職推薦了“自己人”,這或許是吵架的直接導火索。
總的來看,現在的特朗普可謂是四面楚歌。盟友、小弟不買賬,國內問題一大堆。更要命的是,今年6月份將會有幾萬億美元的國債到期。所以,特朗普必須得回頭。尤其是對于關稅戰的后果,特朗普不僅沒有提前想過,也根本無法承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