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藍莓價格大幅下跌的現象引發熱議。根據多方權威數據,藍莓價格跳水的背后,是一場由藍莓種植面積和產量劇增引發的市場供需變化——供大于求已成不爭事實。
2024年全國藍莓出口量達2592.29噸,較2022年增長近15倍;出口金額達到2314.02萬美元,同比增長超30倍。其中,云南表現尤為突出:2024年全省藍莓出口達1425噸,占全國出口總量的50%以上,穩居全國首位。
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云南的藍莓種植面積和產量僅位列全國第六,產量為3萬噸。而到2024年,云南藍莓種植面積已擴大至24.95萬畝,年產量激增至17.1萬噸,初步估算為全產業帶來170億元產值。僅四年時間,“云南藍莓”實現產量“翻了五倍”的飛躍,產地品牌效應也隨之水漲船高。
盡管在出口端表現亮眼,但大量藍莓涌入國內市場,使得價格壓力持續下探。據果蔬批發市場反饋,部分地區藍莓批發價已從年初的每斤60元左右降至目前的20元甚至更低,價格跳水幅度創歷史新高。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藍莓價格的震蕩是結構性調整的表現。一方面,國內藍莓種植技術趨于成熟,產量擴大是長期趨勢;另一方面,消費者需求尚未與產能同步擴張,出現階段性供需錯配。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這種“藍莓價格崩塌”背后是優勝劣汰的過程,未來市場將趨向品質為王。隨著云南、遼寧、貴州、四川等地逐漸形成規模化、標準化、出口導向型產業鏈,藍莓或將在價格波動中逐步實現產業升級。
目前云南正在積極打造“藍莓+”產業生態,通過冷鏈物流、跨境電商、農旅融合等多元路徑提升附加值。相關部門已啟動“藍莓出口帶動鄉村振興”專項計劃,預計未來三年內藍莓相關產業年產值將突破250億元,進一步帶動滇南地區農戶就業增收。
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今年的藍莓無疑是實實在在的“水果福利”。低價藍莓走進超市和水果攤,正在改變藍莓“貴族水果”的固有印象,也為大眾餐桌增添一抹高抗氧、低熱量的健康選擇。
你吃上“平價藍莓”了嗎?這一次,藍莓終于“自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