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芳 通訊員 司盼珍
近年來,濱州市生態環境局沾化分局以“藍天常駐、碧水長清、凈土安居”為目標,聚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總要求,深入開展三大攻堅,構建服務矩陣,擦亮“生態金招牌”,打造“宜商新標桿”,實現環境質量改善與營商環境優化雙提升。
深化大氣污染整治攻堅,實現空氣質量提質進位。深化移動源污染系統治理。開展移動源專項整治,嚴查尾氣超標排放、柴油貨車OBD系統弄虛造假等行為,累計檢查柴油貨車70輛、非道路移動機械132輛。聯合屬地園區持續推進老舊車輛淘汰更新工程,截至目前,淘汰國三及以下非營運柴油貨車462輛(剩余淘汰176輛),淘汰率72.41%,全市第1。構建揚塵污染多維防控體系。建立“巡查交辦-整改銷號-長效管控”揚塵治理機制,開展城區建筑工地、裸露地塊每日揚塵專項督導,完成 37 個揚塵問題整改閉環。實施重點區域精細化保潔作業,對站點周邊2公里范圍內道路每日“六沖兩掃”,人行道每半月清洗1次,外環路灑水抑塵頻次提升至每日2次,嚴控春季揚塵污染。工業企業智慧智管智控。24 小時盯靠高值及小時超標異常數值,發現問題第一時間溯源整治。累計走航溯源21次,整治問題62個。第一季度,全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35,同比改善13.5% ,PM2.5、PM10平均濃度分別為41μg/m3、74μg/m3 ,分別同比改善22.6%、20.4%,優良天數76天,同比凈增11天。
實施流域精準治污攻堅,推動水生態品質全域躍升。入海排污口備案管理。對26個入海排污口(規模化以下水產養殖排口22個、港口碼頭排口1個、其他排口3個)全面完成現場踏勘,實現責任主體備案管理全覆蓋。河流水質排查監測。對全區6家涉水直排企業、3家污水處理廠進行多輪次監督監測和精準幫扶,重點針對潮河沿線開展河流斷面水質超標隱患排查,累計開展巡河排查12次、集中采樣監測15次、采集水樣189個。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經濟開發區新建污水處理廠分質調節池頂板模板已拆除,清水池、濃水池、高效沉淀池及臭氧催化氧化池墊層聚合物防水防腐砂漿施工完成,截至目前改造已完成總工程量的15%,預計10月份建成。1-3月,全區水質指數6.27,同比改善15.19%,改善排名全市第1。
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攻堅,促進生態安全全面夯實。實施建設用地全生命周期監管。實施重點地塊“調查-評估-修復”管理,完成5個重點建設用地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形成初審意見書及風險管控建議。動態更新土壤污染重點監管企業名錄,將23家企業納入省級監管平臺,實現排污許可與土壤隱患排查“雙聯動”覆蓋率達100%。開展危固廢智慧監管。完成15家企業危廢規范化管理評估問題整改。開展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堆存場所排查,累計排查赤泥堆場2個,電廠粉煤灰庫5個,均按要求采取三防措施。組織全區94家涉危險廢物企業和42家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企業完成年報申報及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備案。推進農村生態振興。整縣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完成2024年度行政村環境整治市級驗收,建立“月調度、季通報”長效管護機制,鞏固治理成效。先后打造11個特色鄉村振興片區,創建25個省級和美鄉村示范村,獲評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創建成效明顯區,入選省督查獎勵名單,獲評整縣域推進鄉村生態振興重點縣(區)。
構建環境治理服務矩陣,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創新分類監管模式。推進非現場執法,開展重點行業重點領域規范整治,實現守法企業“零打擾”、違法主體“全鎖定”。現場執法頻次同比減少53%,非現場執法比例達到65.31%。聚焦民生訴求化解。實施信訪“接訴即-回訪評估”閉環管理,累計辦結群眾信訪75件,上級反饋重點信訪12件,開展生態環境執法領域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異味擾民、噪聲污染等“硬骨頭”問題7件,群眾辦結率、滿意率均達100%。?打造全要素服務矩陣。為5個新上項目確認總量指標,核發23張排污許可證,完成5個輻射環評批復,幫助3家企業完成環境信用修復。指導企業做好項目謀劃儲備,納入中央環保資金項目庫2個,爭取中央環境污染防治資金1067.93萬元。濱州市生態環境局沾化分局集體連續兩年榮獲“優化營商環境先進單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