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殷憲芝
山東能源棗礦集團柴里煤礦始終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以“標準化、模塊化、精細化”管理為總抓手,大力開展 “旬檢月驗”“雙全雙隨機”“查暗除盲”“評優找差”等載體活動,克服現場條件困難,全面提升礦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水平。
從源頭管控 節點“環環相扣”
“強化安全生產標準化,要從基礎性工作抓起,嚴謹有序地完成每一步、把控每一道程序。”在該礦綜掘二區工作面,區長任紅革對每個崗位、每個工種的安全生產責任進行嚴格把關,推動現場標準化工作提檔升級。
該礦堅持安全環境“四級準入評定”制度,堅定不移地強化源頭質量管控。在掘進工作面開門前、貫通前,采煤工作面安裝前、開采前、撤除前,嚴格執行安全環境準入評定,達不到準入標準一律不準施工。
他們堅持“開工即精品”原則,突出“源頭建設、掘進先行”,健全“一面雙全”管理,從工作面設計入手,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貫穿到安全生產的全過程,確保“一次做好、一次做對、一步到位”。
“從采掘生產的源頭上做起,干一項成一項,干一米成一米,嚴格過程管控,加大監管措施,讓標準化施工成為全員習慣,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從‘過得去’向‘過得硬’轉變。”該礦副礦長劉國利說。
抓過程監管 工程“動態達標”
近段時間,該礦綜掘一區質量驗收員徐震異常忙碌,他依照安全生產標準化標準,對工作面“模塊化”管理情況進行驗收,對發現的電纜鉤間距不統一、電纜吊掛不標準等問題,立即督促整改。
“我們嚴格堅持工程質量‘旬檢月驗’制度,將采掘頭面、修復地點、零星工程全部納入驗收范圍,并通過召開‘專業申報+雙隨機’現場推進會的方式,倒逼專業和區隊時刻保持動態達標。”該礦安全監察部馬運國說。
該礦常態化開展“查暗除盲”活動,每月選定整治重點,通過拍攝井下“犄角旮旯”的暗點、盲區,對表面光鮮之后的隱蔽問題進行“打假”,精準考核分析追責到具體責任人,實現了標準化建設“無死角”。
“安全生產標準化不是‘擺花架子’,我們嚴格按照質量標準考核驗收,不間斷開展‘查暗除盲’,月月都有‘3·15’,不僅提升了現場施工質量和工作效率,而且消除了潛在安全風險。該礦安全副總工程師曹士喜說。
按模塊創建 效果“事半功倍”
“管理責任人是楊海東,使用地點是油脂庫……”在該礦井下油脂硐室的滅火沙箱上,懸掛著醒目的管理牌,將責任人、責任單位等信息標得清清楚楚。該礦強化“區域化”和“定置管理”,對所有設備、物料、設施及區域,都懸掛標識牌,做到責任到人。
“從施工現場巷道支護、安全設施、管線吊掛、材料碼放、牌板管理等入手,嚴格執行‘模塊化’標準,巷道一米一米推進,不斷強化內在質量,讓每一個作業現場實現動態達標。”在293采區掘進工作面,該礦生產技術部副部長范創介紹。
該礦深化“精細化”管理模式,每月制訂精品工程建設規劃,嚴格執行采掘“雙十條線”、機運通防“雙六條線”管理,不斷優化現場施工環境,月底嚴格驗收,保證工程質量內在外在、靜態動態“雙達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