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尋找解脫之道,因緣成熟得遇佛法,本應以持久的恒心和耐心精進修行,若急功近利而中途放棄,不僅浪費了大好時光,也會最終迷失自我。一個高遠的理想猶如一棵需要呵護的樹苗,不要太著急兌現結果而撥苗助長,要懂得它的價值、珍惜它,方可圓滿。
修行其中一個大忌,就是急。急迫、著急、焦急、急不可耐、急功近利。這個狀態、這個心態是我們現代人普遍存在的,干什么事都希望立刻有一個結果。可是切合實際嗎?符合自然界的法則嗎?答案無疑是否定的。修行如同烹茶,火候未到,強飲必然傷身;又如同種樹,根還未扎穩,強求開花終是虛妄。
我們凡人多生多世的業,比想象的要重得多的多;我們的煩惱習氣,也比想象的要強烈得多;我們的稟性,也比想象的要厚重的多。以一種投資的心態、生意的心態、做買賣的心態,來投入修行,結果一定是不好的,甚至是悲慘的。淺談磨三關的作用,磨財關:用橫財誘惑,考驗能否守住清凈之心;磨情關:幻化出美色,試探其能否斬斷貪欲之根;磨傲關:賦予神通,觀察其能否保持謙卑如初。磨去浮躁、貪婪、執念,才有資格承載仙緣。領仙修行,重點在于筑基。如同蓋樓,地基不牢,樓越高就越危險。修心:每天靜坐觀照,如同鏡子映照物體而不染塵埃;修德:行善不為人所知,如同春雨滋潤萬物而無聲;修緣:化解累世的冤親債主,如同清泉洗滌舊債;修慧:參悟經典的真正含義,如同明燈破除黑暗。
如果我們明白宇宙的法則、因果的法則、輪回的法則,它是這么一種狀態的話,我們就應該知道,修行要一步一步來,懺悔業障也是一步一步來,甚至我們往生也不是一天就可以達成的。任何事情都有發展的規律,誰都不能違背。聰明人是順著規律來辦事情,如果違反規律來辦事情,結果可想而知。所以我們不要急,只要做,結果最終會自然地顯現出來。如果要問什么時候顯現,那你就不要管了,皈命文當中那個舍命全交,是聽佛的、聽菩薩的,不是聽你的,交給佛菩薩,佛菩薩自有最恰當的安排。舍命全交就是遇到任何不幸,遇到任何災難,遇到任何不順心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內心仍然如如不動。大家相信這句話,這才叫信佛。達不到這一步,就不叫信佛,你就還是信自己,信自己的欲望。
自己身體好、工作好、收入好、家庭好、孩子好,處處都好,求好的心是修道者第二個大忌。我們是修道之人,而不是修好之人。這種求好的心就是把佛的修行當成一個世間的成功學、股票學、投資學,想快速受益,這都是求好。以求好的心態來修行的話,事實上是把佛菩薩當成了仆人。我們對他頤指氣使,甚至還生氣,動不動就是我不再信你了,這樣的人也不少!“平常心是道”,這句話值得我們每天去參悟,看看我們在工作當中、生活當中乃至修行當中,有沒有一顆平常心。平常心就是面對順境、逆境,好事、壞事,內心就像《金剛經》里說的“了了于心,如如不動”。正法的佛弟子,每天修的就是這顆平常心。
修行者的“慢功夫”實踐領悟,每日三省吾身,今天是否因為追求速效而違背了本心?所做的事情是為了眾生,還是為了私欲?遇到挫折時,是抱怨還是感恩磨礪?當急于求成的心思升起時,在內心勸解自己,快是妄念,慢是修行;欲速則迷,緩步則明;因果不虛,功到自成。慢修四法參考:煮粥法:早晨起床熬粥時默念“火候不到粥不香,修行不到道不成”;種菜法:親自耕種一片菜園,體會“春種秋收”的自然法則;抄經法:用毛筆每天抄寫經文三遍,磨煉心性、靜心養性;守夜法:每月選一夜獨自坐到天亮,觀察妄念的產生和消失。
每一步的領悟,都是終點;每一刻的磨礪,皆是圓滿。出馬仙的“仙骨”,出道仙的“靈根”,都是在日復一日的平淡中淬煉而成的。修行所追求的,原本就不在多;人生所領悟的,貴在深耕。愿所有的修行者都能夠放下急切之心,終有一日,抬頭可見星辰滿天,低頭已結累累道果。
民間故事,純屬虛構,合理取舍,請勿入迷,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鄒城聚佛緣(出道仙堂): 積善聚佛緣,蓮韻禪心香。坐堂查事解事,廣結善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