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千萬不要帶父母一起去日本旅游。
第一天,人已經快要爆炸:
1.浦東出境:安檢時母親總是不聽勸,要把身份證等物品藏到褲子口袋里,問其原因回答說,擔心安檢人員翻出來弄丟掉?安檢后父母新護照第一次出境需要走人工通道,父母的電子簽都在我手機里,事前千叮嚀萬囑咐跟著我,臨了老父親還是執拗的不見了蹤影,電話也不接,然而老母親堅決打死不肯說普通話,始終用方言與工作人員溝通,別人一頭霧水,我無奈方譯普,事實上她會說普通話的。
2.飛機上:“兒子,這飛機怎么看起來都不在飛一樣,是不是要出事?”,難不成我要用角速度線速度的概念解釋這個物理現象?算了:“別多想了”,要下飛機了,前排一個乘客被我母親認為落下了東西,于是又開始大放方言,對方一臉懵逼,我爸和我共同制止:“照顧好你自己就行,別多事?!?/p>
3.入境審查:運氣好碰到會說中文的邊檢工作人員,雖然說的不流利,于是我媽覺得又行了,又開始方言攻勢,日方工作人員懵了,最后只好改為英文溝通,我無奈,對我媽說了一句“你不要說話,好好配合過關”。
4.坐電車到酒店:買了車票遞給父母,告訴他們刷紙質車票上的二維碼進出站,并先教導父親成功刷碼進站,到目前這始終就是不行,來回就一句話“我學不來”,好在工作人員特別好的示意我先走,然后工作人員手把手幫母親刷碼進站,真的很感謝。
5.吃晚飯:由于都不是特別餓,在酒店房間時提前溝通達成一致,隨便吃個拉面,到店后,“這個面咸了我不吃”“這個餃子太油了我也不吃”,飯后父親在很大聲的擤鼻涕,迎來服務人員和眾多食客的目光,這一點幾年來我陸陸續續和父親溝通過,不要在吃飯時當著那么多人面那么大聲的擤鼻涕,真的很惡心,要么就簡單擦擦要么去洗手間弄,每次都說好的下次改,好幾年了還是這樣。
6.無法接受延遲滿足:比如扔垃圾,手中有一個垃圾必須要頭鐵執拗的扔掉才能做下一件事,無論你再怎么耐心的解釋大街上沒垃圾桶,先放到我手中的垃圾袋,等我帶回酒店扔或者遇到便利店,去買東西時順便扔掉,就是不行,認為不可能街上沒有垃圾桶,頭也不回的一定要在街上找到垃圾桶,這就是我親愛的老父親。
我人已經碎了,當初看了某博主帶父母日本旅游后的幾期視頻受觸動,贊同出國旅行,確實是與過去的自己連接,以及原生家庭和解的方式,而現在我開始滿腦子問號了。
針對此事,眾多網友迅速圍觀,各抒己見。
有網友指出,我和我母親歐洲游遍20多國,從來沒那么多事,她很聽話,她的父親雖然是農民,但從小都教她人要知書達理,她也懂出國門不要給國家丟臉。
有網友評論,我父母就是隨便到哪去,什么都愿意嘗試,給什么吃的都吃,始終面帶微笑,干什么都不掃興,然后回來偷偷塞錢給我。
有網友發帖,我媽,在家從來不會隨地吐痰,帶她去香港,下車咔,吐了一口。嚇得我趕快用濕巾抓起來,又用濕巾搽干凈,還好沒被警察發現。
有網友討論,想一想自己年幼時父母帶你出門,隨地大小便,吃的滿臉滿身都是,爬的渾身泥土,一天換三身衣服就釋然了,不過是輪回而已。
父母成了需要牽手的“老小孩”。教他們刷二維碼時,想起小時候他們教我們系鞋帶;固執找垃圾桶的模樣,像極了我們賴在玩具店哭鬧。備好證件和垃圾袋,就像他們曾為我們備好書包。當年尿褲子他們沒嫌棄,如今也該笑著擦掉他們額頭的慌張。旅途最美的風景,是白發下的手足無措被溫柔接住的模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