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觀汽車
4月23日,自動駕駛公司卡爾動力在上海國際車展上推出首款未來運輸機器人KargoBot Space。
KargoBot Space基于無人化運輸第一性原理,取消成本和重量占比較高的駕駛艙,載貨空間提升25%,有效載重提升10%,可以實現貨運客戶單車毛利5倍提升,每車每年可增加25萬元-40萬元,實現全生命周期經濟效益的優化。
作為外觀形態的一部分,KargoBot Space在智能車燈系統領域也實現創新,具備高交互性和安全性。采用交互點陣屏、交互車燈搭配語音播報系統組合,可實時向周邊人、車傳遞行駛意圖和車輛狀態,提升運行安全性。例如自動駕駛時被插隊或者干擾的時候會發出提示,如果車輛出現了故障,機器人會比人類駕駛員更加迅速地自動打開全車的警示燈和爆閃燈,并靠邊停車,保證自己與其它車輛的安全。
技術配置上,KargoBot Space傳感器數量多達32個,激光雷達、4D毫米波雷達、紅外攝像頭多種傳感器以異構融合的方式,構建360度無盲區、全冗余的感知網絡,無懼風沙雨雪濃霧,保障全場景識別能力。
其中搭載行業首發的禾賽超高清激光雷達AT1440,可輸出圖像級點云,密度超越當前主流車載激光雷達40倍以上,能夠精準捕捉復雜城市街道的細小物體以及路面微小的起伏和坑洼。在核心計算平臺方面,KargoBot Space搭載商用車首發的地平線征程6P,強大性能和多核異構計算資源,具有高性能、低延遲、低能耗優勢,單顆即可支持自動駕駛全棧計算任務和迭代能力。而未來運輸機器人配備基于雙顆地平線征程6P的計算單元,滿足無人化計算冗余。
補能方面,KargoBot Space采用智能換電底盤,電池包容量最高可達1026kWh,單次換電最大續航里程突破800公里。它也是行業首個接入寧德時代時代騏驥全國換電網絡的運輸機器人,依托全國換電網絡,KargoBot Space將擁有全場景、高效率的補能生態。
卡爾動力表示,基于KargoBot Space的大宗貨運和快遞快運車型于2027年量產,首款定價25萬元+5萬元服務費/年,讓每個司機都可以擁有自己的機器人車隊。
未來,卡爾動力將攜手阿爾特、中集車輛、中通快遞、德達物流、福佑卡車等合作伙伴,共同構建未來自動駕駛+機器人的智慧運輸生態體系,全面開拓全球60萬億物流市場。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布者【經觀汽車】所有。本App為發布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