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沃爾夫條款”存在下,美國還能要到月壤!
對于嫦娥五號月壤,美國垂涎已久,不僅多次找我們申請,甚至走到了談判地步。
然而一年多過去,竟還真讓對方借到了,但想要毫無代價那是沒門的!
對此,我們提出了苛刻的條件......
美國成功借到月壤
別看如今嫦娥六號早都攜帶月壤歸來了,但月壤何其珍貴,因此即使是嫦娥五號的月壤別人也搶著要!
2020年12月,嫦娥五號成功攜帶月球樣品抵達地球,在全國上下為之歡呼的同時,全世界的目光也望向了我們。
大家都在饑渴難耐的等待著我們開放嫦娥五號月球樣本借用申請,但這種好東西當然要我們自己先研究一波才行。
因此直到2023年11月份,我們才正式開放借用申請,果不其然,大家一股腦的就擠過來了。
據了解,截止到當年年底,共收到來自全球11個國家與組織的24份借用申請,共計申請樣品71份!
別看我們和美國之間有著“沃爾夫條款”的存在,是禁止雙方在航空領域產生任何瓜葛的,但對方的NASA卻也是第一波就跑來申請的!
對于如此厚臉皮的存在,雖然我們有心拒絕,但畢竟我們是一個博愛的大國,因此只是提了一個“小小的要求”,對方答應那就借!
當時我們其實已經準備好了分享月球樣本,只要對方拿“阿波羅登月計劃”獲得的月球樣本進行交換就可以。
這個要求可謂相當的簡單粗暴,畢竟對方“阿波羅登月計劃”可是足足獲得了約382千克的月球樣本,而嫦娥五號僅獲得約1.731千克,怎么看也是對方沾光!
結果我們的要求一提出來,對方卻“不吱聲”了,即使雙方都走上了談判桌,可卻始終得不到任何回應。
明眼人都能看明白,對方這是只想索取但不想付出絲毫,一點誠意也沒有。
此外,對于他們自己制定的“沃爾夫條款”,不想自己打破反而想讓我們率先打破,那么NASA想借月壤門都沒有!
然而,隨著在今年4月24日舉辦的“中國航天日”上,隨著我們公布了嫦娥五號月壤申請結果,沒想到竟然有2家美國機構列入其中......
2家美國機構借到月壤
據報道,當初11個國家與國際組織的24份借用申請,只有6個國家的7家機構成功申請到了月壤,不到三分之一的機率!
這7家機構分別是:法國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德國科隆大學、日本大阪大學、巴基斯坦空間和外大氣層研究委員會、英國開放大學、美國布朗大學、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其實如果按照“沃爾夫條款”規定的話,無論是美國的官方機構(NASA)還是民間機構,那都是無法與我們進行合作的!
但怎么說呢,說到底該項條款是對方zf為了打壓我們航天領域發展而設定的,我們是受害者的同時,對方的民間科研機構又何嘗不是受害者呢?
因此,當對方的官方機構NASA向我們提交申請后,我們反過來就將對方拉到了“談判桌”,至于借不借要看對方的態度。
反觀對于那些一心只為科研的民間機構,即使雙方都處在“沃爾夫條款”的陰影下。
但我們依然選擇和所有申請的機構一視同仁,只要對方符合申請評審,那么我們就愿意借給對方!
這也足以可見中、美雙方之間的大國擔當,不過盡管同意借了,但對方依然要牢牢堅守我們提出的條件......
首先便是對借出去月壤安全性的保障,在沒有經過我們的同意下,借用主體是不能將樣品交給任何第三方的!
這也是必須要有的,要不然我們借出去后,對方玩“中間商賺差價”,那么也就沒必要開放國際借用申請了,畢竟大家都在“地球村”,誰不沾親帶故啊。
此外,對于借用主體研究樣本所獲得的數據,也是不可以提供給任何第三方的!
如果借用主體把樣品搞丟了,那么需第一時間報警并向我們報告,如果是把樣品搞污染、損壞等,那么需要在一天內提交書面說明!
當然了,對于借用主體所研究出的成果,也是需要和我們共享的,畢竟東西是我們的!
其實提出的條件還有很多,不過這是比較重要的幾個,可見對于借給美國的月壤,那是得時刻監視著的,否則就怕一不小心就跑NASA手里了。
那么,對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參考信息源:
[1]官方媒體:人民網2025-04-25《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國際借用申請結果出爐》
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