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廈門市翔安區司法局馬巷司法所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始終堅持以“三爭”行動為抓手,全體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始終保持“奮力拼搏,奮勇爭先”的精神狀態,全力以赴抓好抓實社區矯正監督管理和教育幫扶工作,全面提升社區矯正工作質量。
著眼深學爭優,在建強隊伍提升業務素質上發力見效
馬巷司法始終堅持把加強社區矯正工作隊伍自身建設作為提升社區矯正工作質量,預防重新犯罪的根本。一是組織“兩法一細則”和各類規定學習。組織全體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學法規,熟練掌握矯正相關規定,做到依法履職、正確履職。二是組織文書制作業務培訓。從矯正方案制定、個別教育、實地查訪記錄等檔案資料內容、格式等細節著手,提升檔案資料制作質量。三是組織重難點問題集中研討。堅持定期召開分析例會及碰頭會,及時分析研判社區矯正工作形勢,研討重難點問題并提出處置方案,在交流中提升隊伍的整體素質。四是組織內部交叉檢查。按照“多查一,多幫一”的思路,堅持每周利用半天,全面檢查一位管教所管理的社區矯正對象的工作檔案,發現問題、限期整改。在檢查的同時,針對應規范未規范、應明確未明確的事項進行合法性、合理性、規范性討論,及時規范統一。
著眼敢為爭先,在統一思想敢于擔當作為上發力見效
馬巷司法所及時統一人員思想、提振工作信心,堅持以干部帶頭引領全體社區矯正工作人員敢于擔當作為,奮力爭先。一是堅持干部帶頭。社區矯正工作中遇急事、難事,干部帶頭上,敢啃“硬骨頭”,敢接“燙手山芋”,以自身實際行動帶動其他工作人員。二是打造社區矯正工作新模式。針對轄區社區矯正工作的實際情況,敢于打破固有思路和原有模式,在壓緊壓實個體管教責任的同時,注重發揮團體效能,打造全流程“團體批量統一作業+個體全程跟蹤負責”作業模式。三是全面排查梳理風險點。組織全體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共同研究社區矯正執法風險點,防止出現因工作嚴重不負責或出具虛假材料等造成的失職瀆職犯罪,分清工作一般性失誤與瀆職犯罪的區別,既強化責任意識、風險意識也統一思想、緩解壓力,讓工作人員放下心理包袱,敢于迎難而上。
著眼實干爭效,在扎實履職提升社區矯正質量上發力見效
馬巷司法所始終堅持嚴格監管和教育幫扶并重,發揚求實真實的工作作風,埋頭苦干,嚴格落實各項規定及步驟,以實干求實效,不斷提升社區矯正工作質量。
一方面,嚴格日常監管,堵塞管控漏洞。主要抓實三個方面:一是抓實入矯報到。及時辦理接收新入矯對象來所報到手續,提供《社區矯正對象入矯告知書》《社區矯正對象監督人告知書》,在書面告知基礎上,與新入矯人員進行個別談話,詳細解讀監管規定,提出具體要求,釋放初始即嚴的鮮明信號。二是抓緊信息化核查。堅持每日早中晚三次核查位置確認完成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過微信共享位置、實時視頻以及通信聯絡等方式進行核查。對超過規定時間段未進行位置確認對象,要求其接受適時抽查,補充確認位置,防止脫漏管。對新入矯對象、重點對象加強抽查頻次,強化其在矯意識,防止其私自外出。三是抓好實地查訪。堅持對社區矯正對象做到“四訪”(新入矯首訪、每季普訪、遇有問題及時訪、在重大節日及重大活動前重點訪),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制定實地查訪計劃表,根據進度及時安排查訪,確保達到季度普訪全覆蓋的底線要求。
另一方面,注重教育幫扶,彰顯以人為本。一是抓好普法教育。每月對社區矯正對象開展多形式普法教育活動,強化社區矯正對象法治觀念。同時,建立補課制度,對有特殊情況未能參加教育的社區矯正對象,落實補課制度,確保一人不漏。二是推行線上教育。通過馬巷司法所微信號向社區矯正對象推送《老百姓的“蒲公英”》等生活中常見的法律知識以及警示性案例等,要求社區矯正對象在抓好學習的同時積極轉發,化身普法志愿者,既提升矯正人員的學法、守法意識,又提高了普法針對性和覆蓋面。三是注重個別教育。注重個性矯正、精準矯正,突出抓好個別教育談話,堅持“五必談”,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廈門市翔安區司法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