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至31日,第32屆山東植保雙交會將在濟南黃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作為黃淮海地區農業領域的年度盛會,本屆展會以“創新·綠色·協同”為主題,聚焦節水增效、土壤修復、智能農機等區域性農業痛點,吸引了1500余家農資企業參展,展覽規模突破10萬平方米。
一:破解鹽堿地困局:從曲周經驗到黃淮海推廣
黃淮海平原承擔著全國60%的小麥和35%的玉米生產任務,但中低產田占比高達70%,鹽堿化、水資源短缺等問題長期制約產能。2024年,河北曲周縣通過“淺埋滴灌水肥藥一體化”技術,在鹽堿地實現小麥玉米周年畝產1.52噸,節水30%、減排46%,成為中低產田改造的典范。這一技術體系將在展會“綠色農業專區”重點展示,并計劃未來五年在黃淮海地區推廣。
二:AI驅動精準農業:從實驗室到田間
今年4月,河南新鄉發布的“DeepSeek農業智能體”將首次亮相展會。該系統整合作物表型、病蟲害監測等數據,可為農戶提供種植決策建議。江蘇農墾黃海農場已通過同類技術實現15萬畝小麥的智能灌溉與無人機植保,日均作業面積超千畝,蟲害測報準確率達95%。
三:產業鏈協同:大豆單產提升的科技路徑
黃淮海地區大豆常年畝產僅150公斤,遠低于實驗室300公斤的潛力。展會期間,山東省農科院將發布抗旱大豆新品種“魯豆10號”,其蛋白含量達48%,并配套展示輕簡化栽培技術。此外,針對大豆加工產業鏈薄弱環節,30余場論壇將探討從育種到深加工的全程協同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