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南寧賓陽老兵:憑一己之力,抗旱600畝 !
點擊上面關注“南寧賓五”——近年快速成長,18萬粉絲的各平臺生態,謝謝!
2025 年 4 月,賓五平臺接到一個神秘電話,電話那頭傳來急切的聲音:"喂,賓五嗎?我是阿三,我們黎塘三李村非常需要你們來報道。" 當小編追問要報道什么時,阿三卻賣起了關子,只說來了便知。帶著好奇與疑惑,小編踏上了前往三李村的征程。
抵達三李村時,正巧碰上那位 "賣關子" 的阿三。他熱情地向小編介紹,今年賓陽遭遇了嚴重旱情,然而村里近 600 畝的水田卻基本能挺得住,這一切都多虧了村里的老兵雷留慶。順著阿三的指引,小編見到了這位備受村民感激的人物 —— 雷留慶,他同時也是三李農業生態觀光園、三李國防教育基地的負責人。
40 多年前,雷留慶曾參加過著名的老山戰役,軍人的擔當與使命早已融入他的血脈。剛一見面,雷留慶便感慨地說:"面對今年廣西、賓陽六十年一遇的大旱,我感覺仿佛第二次上戰場,第二次接受人民的考驗。" 在他和鄉親們的共同努力下,三李村 600 畝水田的抗旱工作已取得初步勝利。
賓陽縣曾連續多年獲評 "自治區雙擁模范縣",從雷留慶身上,我們或許能找到答案。面對嚴重旱情,他沒有接到上級部門的任何抗旱通知,也沒有任何人提供抗旱設備,但人民的需求就是他行動的號角。作為軍人,旱情當前,他展現出 "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的堅定決心。
為了保住全村 600 畝水田,雷留慶付出了巨大代價。當小編看到他自己的蓮藕田、水田時,眼前的景象令人心酸:田地干裂,作物枯萎,與旁邊生機勃勃的村民水田形成鮮明對比。他舍小家為大家,將自己的利益拋在腦后,一心只為守護鄉親們的農田。
在采訪過程中,小編遇到了幾位正在做稻田管理的阿姨。她們紛紛稱贊雷留慶的善舉,感激他在旱情中為大家帶來的希望。"要不是雷總,我們的田哪能保住??!" 一位阿姨的話語中滿是敬佩與感恩。
隨后,小編來到三李農業生態觀光園的供水站。這是雷留慶自籌資金建設的,憑借一己之力,為 600 畝水田提供抗旱灌溉。然而,雷留慶也表達了自己的憂慮:"如果旱情繼續發展,觀光園小功率的供水站已力不從心。" 他希望上級領導能從各方面協助他做好 600 畝水田下一步的抗旱工作,讓這場 "抗旱戰役" 能夠取得最終勝利。
雷留慶,這位老兵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軍人的責任與擔當,在旱情面前挺身而出,成為鄉親們的 "主心骨"。他的故事,是賓陽縣雙擁精神的生動寫照,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普通人在關鍵時刻的非凡抉擇。期待上級部門能重視他的需求,共同守護這片土地的希望。
“賓五”值班:龍龍、馬玉媛
"賓五"綜合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