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以“慧聚科創 城就未來”為主題的2025上海灣區科創大會在金山區召開。會上,一批項目和個人獲得金山區科技創新獎勵表彰,上海灣區類器官中心揭牌、電合成新技術研究所啟動,上海交大知識產權平臺合作順利簽約,6個科技企業項目正式落地、2家企業獲新型研發機構授牌、10個數智化解決方案應用場景現場發布,上海灣區科創城科技成果展順利啟動。
擘畫藍圖,共啟科創新篇
總占地面積7.4平方公里的上海灣區科創城,屹立于金山濱海區域的核心腹地,肩負著引領區域創新發展的重任。這里不僅是金山區深化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的“先鋒陣地”,是科技成果高效轉化的“典范樣板”,更是培育創新源頭活力、匯聚高端創新資源的“核心樞紐”。
當下,科創城內建設熱潮涌動,上海灣區中科生態數字港、上海灣區東湖國際創新中心及上海灣區大廈等重點項目正如火如荼地推進,一幅幅未來產業發展的壯麗畫卷正徐徐展開。55萬平方米的高品質產業空間即將璀璨亮相,標志著上海灣區科創城的建設步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邁進。
會上,金山區副區長羅明隕在介紹上海灣區科創城發展成果中表示:“上海灣區科創城在過去一年中,秉承‘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共建’的理念,立足‘一核兩區’功能布局,奮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持續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未來,上海灣區科創城將錨定‘1+4’主導產業,持續優化創新生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服務鏈、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簽約頒獎,賦能產業生態
大會現場頒發了金山區科技創新成果獎與科技創新人才獎。上海一郎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等10家科技企業項目以及丁相卿等10位在科技創新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獲得表彰。上海碳纖維復合材料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中科荃銀分子育種技術有限公司2家單位獲得“上海市新型研發機構”授牌。
金山區科委與上海交大知識產權管理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依托交大知識產權平臺的學科資源、技術成果轉化能力及知識產權運營經驗,雙方將圍繞“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開展戰略合作。金山區山陽鎮與上海萬何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為上海灣區類器官中心揭牌。沃鈦思、燊濟實業等6家企業與所屬鎮政府、園區簽定落地協議,項目覆蓋生物醫藥、半導體、綠色能源等前沿領域,聚焦核心技術突破與產業鏈升級,為金山打造多元化創新生態注入強勁動能。另外,圍繞“活力灣區”“美麗灣區”“幸福灣區”建設,大會還集中發布10項數智化解決方案應用場景,為區域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創新范式。
活動中,武漢大學雷愛文教授團隊正式宣布,國內電合成領域首個產業化研究所在金山成功落地。據悉,研究所將通過創新關鍵技術,開發新設備,形成自主可控成套工藝技術,提升服務產業能力,同時整合全球創新資源,賦能長三角電合成新技術產業發展。在項目建設初期,研究所將以兩個中試項目建設為重心,同步推動電合成公共研究平臺建設,在兩年時間內實現中試熟化及產業示范,并不斷論證及建設新的電合成項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