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獲悉,日前,人社部、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17條政策舉措,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
2025年4月24日,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桐廬校區,2025屆畢業生在招聘會上尋找心儀的崗位。視覺中國 圖
《通知》明確,對社會組織招用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的,可按規定參照企業享受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執行至2025年12月31日。延續實施國有企業增人增資政策,執行至2026年12月31日。
《通知》提到,大力推行“直補快辦”、“政策計算器”等服務方式,推動各項就業政策集中兌現,拓展企業就業主渠道;組織人社專員、高校就業工作人員對接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深化“書記校長訪企拓崗”專項行動,拓展市場化崗位規模。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建立城鄉基層崗位歸集發布機制,動態發布本地城鄉社區就業崗位,拓寬基層就業空間。鼓勵政府投資的孵化器放寬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免費入駐門檻,強化創業服務保障,支持自主創業。
《通知》強調,實施就業能力提升“雙千”計劃,在全國高校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門職業能力培訓課程。全面推開青年求職能力實訓營,開展體驗活動、課程教學,幫助提升求職能力。實施百萬青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引導支持廣大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參加技能培訓,提升技能水平。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面向企業、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開發科研類、技術類、管理類崗位。
《通知》提出,開展“職引未來”系列招聘活動,重點面向三四線城市傾斜崗位資源。組織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開展百所高校人社廳局長結對幫扶活動,定點聯系、定向服務。實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服務攻堅行動,聚焦未就業畢業生普遍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及1次培訓或見習機會;聚焦困難畢業生開展結對幫扶,針對性提供3-5個高質量崗位信息。
《通知》要求,暢通本地線上線下求助渠道,允許失業青年在戶籍地、常住地、求職地進行求職登記。加大異地求職服務力度,建設一批青年就業驛站,為異地求職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供政策解讀、職業指導、招聘信息等“一站式”服務。此外,《通知》還對加大人力資源市場監管、強化宣傳引導提出要求,積極營造就業良好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