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一刀砍斷,不留余地。4月23日,特朗普政府正式下令關閉“千禧年挑戰公司”,這一曾被視為美國對外援助旗艦項目的機構,宣告壽終正寢。從今天起,美國將不再為撒哈拉以南非洲修建哪怕一寸公路,不再為亞洲和拉美的電網更新撥出哪怕一美元。所謂“千禧年挑戰”,終于以“特朗普終結”收場。
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機構改革,而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對“全球責任”的清算。據法新社援引白宮內部人士透露,特朗普本人簽署行政令,宣布MCC將“立即停止所有項目”,并啟動“有序關停”。內部備忘錄顯示,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更是直接要求“大幅裁員”,一句話砍到見骨。
對于這家成立于2004年的機構來說,這一結局可謂諷刺至極。MCC最初由布什政府推動,并獲得民主、共和兩黨的共同支持。它專門為“符合美國標準”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基礎設施投資,強調透明治理與經濟回報。換句話說,這既是美國輸出影響力的抓手,也是塑造“良性霸權”的窗口。然而在特朗普眼中,這種投資不是“回報”,而是“浪費”。
他明確表示:“對非洲,我沒有興趣。”不僅MCC被砍,此前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也遭關閉,一連串動作暴露出他對“全球發展”毫無耐心。他反對一切不能帶來“直接收益”的支出。他的世界觀只有“交易”與“得失”,沒有“責任”與“愿景”。
這背后的信號清晰而危險,美國徹底退出對非洲與發展中世界的建設性參與。特朗普要的不再是“世界警察”,甚至不是“全球合伙人”,而是徹底變身“孤立主義商人”。
那些被斷供的項目怎么辦?MCC目前正在進行中的項目包括尼日爾的交通網絡升級、尼泊爾的輸電系統建設、莫桑比克的農業灌溉項目等,金額動輒上億美元。現在好了,這些項目或將停工爛尾,工地上停滿機器,勞工被遣散,發展夢想一夕成空。更荒唐的是,所有合同都附帶美方“可隨時退出”條款,發展中國家根本無力反抗。
可以預見,接下來將出現“真空”。誰來填補?中國顯然是最受關注的答案。特朗普口口聲聲要“遏制中國在全球的發展擴張”,但現實中卻親手拆掉了自己在非洲的橋梁。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正加速落地,亞投行、進出口銀行和多邊基金正源源不斷投向全球南方,而美國卻選擇一刀兩斷、急流“逃生”,這是戰略自廢武功。
特朗普的做法無疑會加劇“去美國化”的全球趨勢。當前的全球秩序已處于劇烈重塑期,美國本可借助對外援助增強制度吸引力,但特朗普選擇“斷臂止損”,實質是對多邊合作和國際規范的公然背棄。更嚴重的是,這種政策不僅影響的是他任期內的短期利益,而是對整個西方在發展中世界信譽的毀滅性打擊。
那些仍抱有“美國回歸”幻想的盟友們該清醒了。今天他砍非洲,明天就可能砍亞洲、拉美、東歐。他不信外交,不信援助,不信規則,他只信“賬本”。美國正加速從“塑造世界”的角色退出,留下的是一個更加冷漠、功利、短視的“特朗普版美利堅”。
從阿富汗的倉皇撤軍,到對烏克蘭援助的反復跳票,再到如今對非洲基礎項目的一刀切斷,美國在“戰略可靠性”上的分數正在一路跳水。當美國不再是那個愿意為全球秩序兜底的大國,它就不再是盟友眼中的支柱,更不再是發展中世界心中的希望。
有西方評論甚至指出,特朗普是在“用毀滅全球秩序的方式拯救美國預算赤字”。或許他自己會洋洋自得于這種“斷臂止血”的果斷,但國際社會看到的,只是一場將自身信譽一同燒掉的“政策火葬”。
更荒謬的是,關閉MCC還并不是終點。據透露,特朗普政府正考慮進一步壓縮所有“非軍費”的對外開支,包括聯合國機構出資、難民援助、人道救災等,全面收縮全球影響力。這種“全球戰略性自殺”,將為美國帶來長達數十年的戰略真空期。
今天,美國停止修一條路,明天,世界選擇繞開它走一條新路。歷史已然轉向,而特朗普正親手關閉了美國在世界版圖上的一扇扇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