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一則印度廁所的視頻,在各大媒體上刷屏了。原因也很簡單,這個印度廁所,有點太“奇葩”了。
一方面,視頻中的廁所用了非?,F(xiàn)代的潔具,讓圍觀群眾一眼就能看出這是新建的、21世紀的廁所,而不是什么文物古跡;
但另一方面,這些潔具的安裝方式,又堪稱簡陋:沒有配備專門的排污通道、也沒有正常的門墻格擋。
簡單來說,就是在地上挖了一個土坑,把潔具埋進去,然后再插一根簡易的塑料管,塑料管直通一道挖出來的土溝。蹲坑與蹲坑、塑料管跟塑料管之間的距離,甚至還不足30cm。
這種“別出心裁”的設計,與其說是建了一批現(xiàn)代廁所,倒不如說是改良了一下“旱廁”。
而且改良的方式還不太對——比起加裝潔具,印度的這個廁所,看起來更需要的是加固地臺。
這么多人同時在一條土坑上如廁,萬一坑直接塌了,那可就是“畫面太美”不敢看了。
并且這條視頻中的配文顯示,印度政府已經(jīng)撥款29億盧比,計劃在全國修建3.2萬個廁所,以此來改善國家形象。
但如果印度修的是視頻中所展示的廁所的話,那無疑會讓莫迪“好心辦壞事”,再次成為外界輿論的笑柄。
實際情況卻是,網(wǎng)上現(xiàn)在瘋傳的廁所視頻,完全就是個謠言,根本不是新建的,而是2023年12月18日新落成的一處“世界上最大的冥想中心”為游客修建的臨時廁所。
而且,這個冥想中心落成的時候,莫迪還專門去“揭牌剪彩”過。
回到廁所這個問題上來,盡管莫迪在上任之日起,就發(fā)起了“清潔印度”的運動,但在幾年前,印度還有不低的露天如廁率,之所以如此,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點。
第一是文化上的,印度教認為廁所“不潔”,所以主張信徒不應在自己家中修建廁所,而是應該把這種“不潔”留給大自然,或者馬路公路乃至于恒河。
莫迪上臺后,大搞“印度教民族主義”,想靠著印度教重新塑造印度的主體民族和主體文化,自然也就沒辦法擺脫印度教的糟粕。
第二就是物質上的,印度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太差,壓根支撐不起一套能夠普及到全國的下水排污系統(tǒng)。
所以“廁所革命”這個概念盡管很早就提出來了,比爾蓋茨還為莫迪頒發(fā)了“全球目標守衛(wèi)者獎”,但在推進過程中一直比較緩慢。
去年,印度倒是短暫地“強硬”了一陣,原因是加拿大和印度圍繞刺殺錫克教徒這件事展開了罵戰(zhàn)。
當時,加拿大人嘲笑印度連廁所都沒有普及,把不少印度網(wǎng)民氣得不行,誓要推動“廁所革命”落地。
只是,印度在輿論宣傳層面上終究還是輸給了美西方國家,人家一個視頻,就又差點毀了印度的國家形象。所以不難發(fā)現(xiàn),莫迪一直喊的“大國夢”,其實距離還很遙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