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是要花錢的,我們都知道美國打阿富汗花費了2.3萬億美元。那在抗日戰爭中,我們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餉又來自于哪里?
1937年,第二次國共合作組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八路軍和新四軍成立。按照國共合作的協議,八路軍和新四軍都隸屬于國民革命軍,蔣介石的中央政府都是要發軍餉的。
那這筆軍餉蔣介石給了嗎?
還真給了,從1937年算起,蔣介石一次性給八路軍改編費30萬元,而后每月軍餉63萬元,平均下來,每個師就是21萬元。這標準僅次于老蔣嫡系的每月25萬元,高于旁系雜牌師的12-18萬元。
新四軍就有點慘了,國共談判的時候何應欽答應葉挺是18萬元,后來摳摳索索,蔣介石中間一度還不想給,最后定下來每月只肯給6.6萬。這點錢肯定是不夠的。雖然說八路軍和新四軍實行的都是供給制,每月都只給士兵少量的錢,其他的吃飯穿衣都由軍隊負責。但是,幾萬人,衣食住行、槍支彈藥、行軍駐扎,哪一樣能少得了錢?更何況,八路軍和新四軍肯定不會把自己局限在三四個師的規模的。
沒錢肯定不行,那怎么辦?
據說軍長葉挺慣于去“兄弟”部隊打秋風,顧祝同見到他都要躲著走,也頻頻往返于重慶以及上饒(第三戰區所在地),為的就是為新四軍解決缺錢的問題,以至于在軍部的時間少,在外面的時間多,為日后內部矛盾的爆發埋下了隱患。
在葉挺的努力下,1940年,新四軍的軍餉陸陸續續提到了13萬,勉強達到了雜牌軍的標準,而人數,也從萬余人發展到了四萬余人。
但這樣的軍餉沒有領到幾個月,老蔣就在背后捅了新四軍一刀,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
自此之后,老蔣也停發了撥給新四軍以及八路軍的軍餉。
那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其實早在老蔣停發軍餉之前,延安就已經開展了“大生產”運動,畢竟那點軍餉對于八路軍來說就是杯水車薪。而在大生產運動之前,八路軍就已經在根據地建立了自己的財政、稅收、金融制度。
1938年,中共中央就要求各根據地建立地方銀行,發行自己的貨幣。此后數年,我黨領導的19個抗日根據地建立了大大小小34家銀行,發行了各種各樣的貨幣488種。
根據地為什么要建立地方銀行,發行貨幣?
一方面,建立地方銀行,掌握鑄幣權,才能有效整合根據地內的資源,更好地為我黨,為抗日事業服務(如果不理解其中的經濟學原理,我以后發長文解釋,或者有懂的網友也可以在評論中解釋)。
另外一方面,在硝煙彌漫的戰爭之外,“看不見”的金融戰爭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第一階段,日本在所占領地區發行沒有任何準備金,毫無信用的“偽幣”,強制兌換國民政府發行的法幣,然后用法幣去上海租界的國民政府銀行換購外匯,再用外匯在國際上采購戰爭物資。這一系列操作下來,實質就是用國民政府的財政收入來支持日本的侵略戰爭。
第二階段,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本沒有了換購外匯的渠道,就開始直接用法幣通過走私在國統區換購物資,另一方面直接印刷大量法幣假鈔在國統區傾銷,造成法幣飛速貶值,國統區物價飛漲,通貨膨脹。據《中國軍事經濟史》記載,日本軍部的“登戶研究所”一家就偽造了將近40億的法幣,而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到底一共偽造了多少法幣已經難以估計,但保守來講也有上百億元。
國民政府的法幣,對外是同英鎊綁定的,固定兌英鎊的匯率是1法幣對1先令2便士半。在抗戰早期,國民政府還能極力維持法幣的信用,維護金融穩定,但也在金融戰爭中損失慘重。到了中后期,國民政府的財政壓力越來越大,干脆就破罐子破摔,自己也開足馬力大量印鈔,從37年到45年,法幣的數量翻了三百倍。
這樣的金融戰爭自然也會影響到敵后根據地的我軍。
為了避免損失,就必須要同國統區和日占區的金融體系進行切割,不僅是同外部的切割,在根據地同根據地之間也要進行切割,于是,種類繁多,流通于根據地內的我們自己的貨幣,誕生了。
一個相對穩定的金融體系的建立,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是整合資源的前提。不要說我黨早期沒有經濟建設的能人,開銀行發貨幣可是在“大生產”運動之前。
此后數年,整個中華大地,根據地的物價相對來講都是最穩定的,特別是到了抗日戰爭后期,法幣和“偽幣”已經全面崩潰,只有根據地的貨幣還能勉力維持。
金融的穩定帶來的就是經濟的發展。
1942年,太行山遭遇百年難遇的大旱災,這是華北大旱的一部分,有多慘看看馮小剛的《1942》就知道,新四軍代軍長陳毅得知這一情況,就去電彭德懷,表示新四軍除自留的一部分以外,可以支援兄弟部隊。
這是一次從江南到華北的千里馳援,從1943年秋到1944年10月,通過在上海的銀行,通過不斷兌換不同幣種,不斷貨賣錢,錢買貨,新四軍將3716.45萬元巨款匯到了彭德懷手中。這筆巨款,八路軍留用了1800萬,剩下的1900萬上交給了延安黨中央。
葉挺估計怎么都想不到,當初自己幸幸苦苦為幾萬軍餉奔波,而新四軍重建不過兩年,已經可以結余幾千萬支援八路軍和黨中央。
新四軍地處相對富裕的江南地區,各種賺錢的手段層出不窮。新四軍的軍部有自己的卷煙廠、造紙廠、服裝廠、鹽廠,還有自己的貿易公司,用大米和日軍換軍火就是新四軍的操作,甚至還有做三方(根據地、國統區、日占區)生意的大型集市,一年可以創收幾千萬。各種匪夷所思、驚掉大牙的騷操作可以單獨寫一篇文來講。
有錢了自然就兵強馬壯。
抗戰8年,新四軍大小戰斗17531次,消滅日偽軍31.7萬余人,傷亡8.9萬人,主力部隊和地方武裝也發展壯大到31萬多,民兵自衛武裝96萬多。新四軍改編后的華東野戰軍,先后發動了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南京戰役,為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