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微短劇流行,成為很多觀眾的電子榨菜,也迅速走出國門,受到海外用戶的青睞。微短劇“出海”正逐漸成為推動影視文化走出去的新動能。而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對海外微短劇這塊“蛋糕”動起了盜版的歪心思。
微短劇全球圈粉 版權保護應受重視
王為之是一家文化公司的主要負責人,這家公司以制作發行視頻微短劇為主,伴隨短劇行業的興起,公司得到了快速發展,兩年前,他們開始進軍海外市場。
這家公司將享有著作權的微短劇,投放在自行開發的應用軟件平臺上,供海外用戶付費觀看。可在今年1月,這家公司在例行的網絡巡查中發現,他們投放在海外市場的短劇被大量盜版。
接到案件線索后,浙江嘉興警方經調查發現,涉嫌侵權盜版的平臺,將這些微短劇的名稱或者影視海報稍加修改后,上架到自行開發的應用軟件上,并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吸引用戶。
用戶只要充值成為會員,不僅可以免費觀看這家盜版平臺的視頻,還可以免費觀看其他幾個關聯平臺的視頻。
涉嫌侵犯著作權罪 五人被立案偵查
通過對這家平臺會員資金流向以及軟件開發者的調查,警方發現,這個涉嫌盜版侵權的犯罪團伙就在國內,在掌握大量證據后,警方于3月5日在廣東、湖北統一收網,目前,團伙中有五名犯罪嫌疑人被以涉嫌侵犯著作權罪立案偵查。
據警方調查,從2024年1月到2025年3月,犯罪團伙通過技術手段,非法獲取正版短劇,并對海報、劇名進行修改,通過租用服務器上傳到自行開發的視頻軟件上。在海外社交平臺推廣引流,吸引用戶下載軟件。
犯罪團伙由此形成了一個集“軟件開發-短劇爬取-畫面美工-境外投流”為一體的盜版短劇犯罪鏈條。案件涉案金額折合人民幣共計140余萬元,非法獲利30余萬元。而據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們之所以選擇在海外進行盜版,也是存在著一種僥幸心理。
海外并非盜版的“避罪天堂”,此次對境外侵犯著作權行為的打擊,不僅震懾了不法分子,也為短劇出海吃了一顆“定心丸”。
平湖市公安局食藥環知偵查大隊副大隊長 趙蔚:對出海企業而言,這不僅直接保護了它的創新成果和經濟收益,更讓企業能夠安心投入創作與海外市場的拓展。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