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魏廣寶 通訊員 王晶雅/文圖
近日,西峽縣人民法院六個人民法庭陸續向轄區黨委、政府呈送《2024年度民商事案件分析報告》,系統梳理轄區民商事案件特點及治理成效,以司法審判“數智化”賦能基層治理,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精準司法支持。
這是該院連續多年以司法大數據為切口,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精準法治導航的創新實踐。報告以詳實的數據分析和典型案例為依托,涵蓋各鄉鎮、街道的民商事案件審判數據,包括訴訟案件總量、萬人成訟率、案件類型及占比等指標。數據顯示,各轄區案件類型集中于婚姻家庭、金融借貸、土地糾紛等領域,萬人成訟率較往年呈下降趨勢,反映出西峽法院參與基層治理工作的顯著成效。報告中特別繪制“矛盾糾紛熱力圖”,標注出各類矛盾突出的治理重點區域,為精準施策提供靶向指引。??
報告指出,面對基層治理難題,各人民法庭結合“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要求,深化“融治理”黨建品牌,探索“三心適老”工作法,構建“預防-調解-疏導”涉農糾紛化解鏈,創新設立“山茱萸法庭”和“菌香果甜”調解室,通過巡回審判、訴調對接等方式推動矛盾糾紛前端化解,展現了法院在服務基層、推動源頭治理中的創新實踐。
報告還選取涉家事、相鄰權、村組集體權益等典型案例,體現司法裁判對基層矛盾的示范指引作用。同時,針對部分鄉鎮高發案件類型,提出強化部門聯動、完善風險預警等對策建議。
(圖為西峽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肖新征一行為太平鎮政府送去“法治體檢報告”)
連續多年更新的“法治體檢報告”既是轄區矛盾風險的“晴雨表”,更是基層善治的“指南針”,彰顯了西峽法院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司法擔當,是該院深化“抓前端、治未病”理念的實踐。“報告不是終點,而是共建共治的新起點。”西峽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肖新征表示,各人民法庭將持續深化“數助決策”機制,通過“一案一分析、一季一研判、一年一報告”,讓司法大數據成為基層治理的“智慧大腦”,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勁的法治動能。未來,西峽法院將持續發揮人民法庭“前沿哨所”作用,推動司法服務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
【編審:趙勇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