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22 日清晨,福建泉州師范學院第二附屬小學一年級一班上課的時候,一聲刺耳的 “嗤啦” 聲打破了課堂平靜。
語文老師黃某因為 8 歲女孩朵朵(化名)上課走神,像鐵鉗一樣緊緊揪住她的右耳,把孩子硬從座位上拽了起來。很快,朵朵的耳廓變青紫了,還有兩道傷口滲出了鮮血,耳后溝有 2 厘米的縱行裂傷,加上前方 0.5 厘米的傷口,最后在醫院縫了 5 針。
這打著 “糾正走神” 旗號的暴力行為,不只是弄傷了孩子的皮肉,更讓大家對 “師者仁心” 的信任破裂了。
急診記錄顯示,朵朵的傷口持續滲血長達 2 小時,半張紙巾都被染紅了。可孩子的心理創傷比肉體疼痛更讓人揪心。
她開始抗拒上學,深夜驚醒的時候總是用枕頭捂住耳朵哭喊 “這里疼” 。朵朵姑姑難過地說:“她才 8 歲,老師這雙手帶來的恐懼,可能一輩子都忘不了。”
4 月 23 日,網友曝光的醫院診斷書引起了大轟動,#8 歲女孩被老師揪耳縫 5 針 #這個話題閱讀量很快就突破 3 億了。
面對輿論的強烈反應,豐澤區教育局在48 小時內就完成了 “停課調查 - 上門慰問 - 局長約談 - 承諾公布結果” 這一系列操作。
但網友并不買賬,這也難怪每次有類似這樣的事情,就是我們很重視,一通通報,不了了之。“雷聲大雨點小”“又是通報式處理” 的聲音,這種不信任并非空穴來風,而是源于過往多起教育懲戒失范事件的 “相似結局”—— 輿情發酵時聲勢浩大,后續處理卻逐漸歸于沉寂,最終以 “通報批評”“停職反省” 草草收場,涉事教師仍能重返崗位,受害者家庭未得到實質性補償,教育生態也未發生根本改變。什么時候能做到“以罰促改、以改立制”,才能讓公眾看到教育部門解決問題的決心,重建家校之間、社會與教育之間的信任橋梁。
教師本不該以教育之名行傷害之實,我相信很多家長是理解老師的辛苦壓力大的,但辛苦就能成為傷害孩子的借口嗎?壓力大就能成為施暴的理由嗎?說到底,就是把職業高壓當幌子,把學生當成沒有尊嚴的出氣筒。有些老師壓根沒搞明白,教育不是撒氣,三尺講臺也不是私人情緒的發泄場!
你要知道這面對的是心智未成熟的孩子,不是仇人!用暴力 “管教”,只會讓孩子恐懼學校、厭惡學習,這和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
現在很多學校對老師的管理也是 “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監控裝了不看,同事看見了不說,家長提意見就敷衍。這種縱容的環境,不就等于給情緒失控的老師遞刀子嗎?
管不住情緒就別碰教育!也希望教育部門別再和稀泥,該嚴懲的嚴懲,該整改的整改。不然今天是揪耳朵,明天指不定還會出什么幺蛾子!家長把孩子送進學校,是求知識、求成長的,不是當人肉沙袋給人撒氣的!
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要是不嚴懲這個涉事教師,不徹底解決教育里的這些問題,家長送孩子上學的時候肯定整天提心吊膽。
這起事件不該只是懲罰涉事教師,更應該給全國教育系統敲響警鐘。教育應該是像溫柔灌溉培育花朵一樣,而不是像拿著剪刀粗暴修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