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雷頂流”的上海車展,有什么新看點?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王文彤 任婭斐
編輯|馬吉英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今年的上海車展,雷軍缺席。沒有了“頂流”,車展看點仍不少——
上汽與華為聯合打造的全新品牌“SAIC尚界”亮相,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表示,上汽集團要“All in尚界”。他還因“握手力度不夠”,與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現場擁抱。
賈健旭與余承東擁抱。攝影:王文彤
魏建軍(長城汽車董事長)做的咖啡是什么味道?4月24日上午,不少媒體被這個話題吊足了胃口,在長城汽車展臺圍觀等候魏建軍的咖啡。
不少媒體在長城汽車展臺圍觀魏建軍制作咖啡。攝影:任婭斐
不過,原本預告10點鐘現身的魏建軍直到十點半才姍姍來遲。他穿著一件印有長城汽車LOGO的圍裙,穿過人群走到咖啡臺旁,研磨、倒粉、注水、滴濾萃取、裝杯,動作嫻熟。
魏建軍正在制作咖啡。攝影:任婭斐
除了做咖啡,釣魚也被車企搬到車展現場。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一邊忙著幫樂道L90演示超大前備箱空間,舉起魚竿,拉上高管坐在前備箱里表演釣魚,一邊忙著向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交付ET9。
李斌與高管坐在樂道L90前備箱表演釣魚。來源:蔚來官方
李斌向曾毓群交付蔚來ET9。攝影:王文彤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則忙著跟他的“鋼鐵車模”——人形機器人IRON一起,向觀眾介紹小鵬汽車展出的小鵬G9、小鵬P7+、小鵬MONA M03等車型。
IRON介紹小鵬G9。來源:小鵬汽車官方
除了車企高管們,車展現場的機器人、飛行汽車也成為亮點。如長安汽車的機器狗“來福”、廣汽的多旋翼飛行汽車GOVY-AirCar、奇瑞的三體式復合翼飛行汽車等等。
不過,車企們在過去一年經常談論的“智駕”一詞,在此次車展鮮少提及。
機器人“打工”,飛行汽車搶鏡
今年的上海車展發布會舞臺上有了新主角。
4月23日上午9點,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現身發布會。上臺后,他稱忘記帶翻譯器,片刻后機器狗“來福”給他送了過去。舞臺一側,還展示了人形機器人,以及長安與億航智能聯合打造的飛行汽車。
朱華榮與機器狗“來福”。攝影:任婭斐
一位工作人員對《中國企業家》表示,該飛行汽車配備8個懸臂和16個旋翼,能夠實現原地垂直起降,最大航程為30公里,最高飛行速度可達130公里/小時。
何小鵬也帶來了自家研發的機器人IRON。4月23日上午10時,他和IRON一同入場,并在現場進行互動。IRON揮了揮手,完成了全球首秀。
何小鵬與IRON。來源:小鵬汽車官方
23日下午,360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祎來到小鵬汽車展臺參觀,和IRON握手互動,還調侃稱,“期待更多這樣的機器人來‘當牛馬’。”何小鵬立即糾正:“當伙伴。”
這款機器人的中文名叫“鐵人”,以1:1類真人的姿態展現,身高1.78m,體型修長,通體白色,擁有超60個關節,可模擬人類站立、躺臥、坐。“鐵人”采用了AI端到端大模型以及小鵬最新自研的圖靈AI芯片,可流暢對話,有記憶并且可以進行推理。目前該機器人已在小鵬汽車工廠投入使用。
此外,小鵬汽車還展示了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據記者了解,“陸地航母”在去年完成全球首飛后,已進入商業化落地攻堅階段,2026年將正式上市并大規模交付。
在一汽展臺,樂聚的夸父機器人則與一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邱現東同臺完成了紅旗品牌發布會。
上汽榮威展臺上,智元機器人的遠征A2亮相“打工”,為觀眾講解榮威純電D6的車輛配置。
在奇瑞展臺,人形機器人Mornine(中文名為“墨茵”)則忙前忙后,一會兒講解車型,一會兒為觀眾遞可樂。
與IRON相比,Mornine身材嬌小,是一位女性角色,它是由奇瑞全資子公司墨甲智創所研制。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它可用于汽車銷售咨詢、商場導購、娛樂表演等場景,已在馬來西亞的汽車4S店投入使用,并且能記住車型的各種參數,也能完成一些服務工作。
奇瑞機器人Mornine。攝影:任婭斐
奇瑞也帶來了三體式復合翼飛行汽車。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個飛行器有飛行模塊(包括螺旋槳和機翼)、座艙模塊以及行駛模塊。其中,飛行模塊加上座艙可以組成飛機形態,而行駛模塊與座艙結合則形成汽車形態,能夠實現靈活組裝。工作人員稱,該飛行汽車已經完成了首航,飛行距離達到80公里。
廣汽集團則帶來了多旋翼飛行汽車GOVY-AirCar。據記者了解,這是廣汽集團孵化的低空出行科技品牌,也是高域(GOVY)首次以獨立品牌身份參展。
據廣汽飛行汽車研發負責人、高域品牌創始人蘇慶鵬介紹,GOVY-AirCar搭載了L4級自動駕駛系統,方向盤也從過去的標配變為可選配置,汽車只是底座,用戶可以坐在艙內,快速移動到下一個地點,也可以把飛行器換成5G醫療艙。
記者留意到,除了車企,部分參展的供應商還專門“雇傭”機器人,在展臺前表演。億緯鋰能展臺的機器狗表演舞獅,娛樂屬性拉滿。而這些機器人也頗具“人性”,“累了”還會蹲下“休息”。
億緯鋰能展臺。攝影:任婭斐
智駕“被叫停”之后
車展前夕,由小米SU7事故引發的蝴蝶效應還在繼續。
4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官網發布《裝備工業一司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公告。
公告中提到,會議強調,汽車生產企業要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擔負起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水平。
4月2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與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也聯合發布了《關于規范駕駛輔助宣傳與應用的倡議書》,從“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營銷宣傳規范”“用戶告知義務”三大維度,對企業提出了明確要求。
東風汽車研發總院智能化技術首席總工程師張振林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表示,政策變動后,行業立即開展了自查自糾工作,規范說法,響應國家要求。也有場地人員透露,有車企在車展前夕緊急將“全民智駕”的宣傳海報撤掉,換成“輔助駕駛”。
在車展現場,記者觀察到,車企們不再單純強調“智駕”,而是將其與智能化轉型結合。比如紅旗汽車強調“把智能帶入每一輛車”。在描述“智駕”功能時,宣傳用語也變成了“智能輔助駕駛”。
豐田汽車的智能輔助駕駛標語。攝影:王文彤
紅旗汽車標語。攝影:王文彤
許多銷售人員也表示,已經接到通知稱不能提及“智能駕駛”、L2+,要說“輔助駕駛”、L2。
“現在技術還沒有那么成熟,方向盤還是握在自己手里牢靠。”一位領克銷售表示。
也有車企著重強調輔助駕駛級別的差異。
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表示,L2的核心是輔助,需要有人在,L3也要表述為“有條件的L3”。“我覺得廠家有必要向消費者宣傳這個界限和界定,讓消費者知道真實狀況,也讓消費者在買車的時候有更加清醒的認識,不至于沖動購物。”他說。
在調整宣傳策略的背后,安全成為各車企競爭的新賽點。
朱華榮在發布會上表示,安全是智駕和智能化發展的底線,也是企業應有的責任。“特別是在傳播、宣傳上,不要去過度夸大,把一些偶然性的場景當成全場景都可用,這是不可以的,我們現在的技術做不到。”在發布會后接受采訪時,朱華榮再次強調。
在魏牌全新高山發布會上,長城汽車總裁穆峰強調,全新高山的輔助駕駛為“人機共駕”,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長城汽車首席增長官李瑞峰也表態支持工信部的監管新規,稱“技術宣傳不能浮夸”。
在比亞迪展臺,一位銷售表示,出于駕駛安全的考慮,現在比亞迪每一輛車每一年的保費都提高了1000元。
同樣謹慎的還有供應商。在調整宣傳用語的同時,幫助主機廠加強安全保障是他們努力的方向。
汽車電子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德賽西威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看到政策的第一時間就開始調整各種材料的相關表述。
智駕供應商輕舟智航發布了基于地平線單征程6M的“端到端”城市NOA解決方案,CEO于騫將其稱為“高階輔助駕駛方案”,并著重強調輕舟智航在踐行“安全智駕”的道路上邁出堅實一步。
輕舟智航CEO于騫講述安全智駕理念。攝影:王文彤
Momenta創始人、CEO曹旭東表示,Momenta的產品經過了模塊的自閉環測試、系統級測試、百萬公里起步的路測等環節,準出流程非常嚴格。
禾賽科技創始人兼CEO李一帆在2025禾賽技術開放日上稱,激光雷達最重要的價值就是讓輔助駕駛變得更加安全。除了提供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激光雷達產品,禾賽科技還滿足了ISO安全標準和德系治理體系,是全球唯一一家通過德國VDA審核的中國激光雷達企業。
商湯絕影在車展上推出了生成式智駕方案R-UniAD。商湯絕影CEO,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王曉剛表示,絕影的生成式智駕可以反復重現同一個場景并泛化到其他場景,讓安全邊界更確定。商湯絕影座艙中的感知模型也能準確捕捉駕駛員狀態,在危險場景逼近時幫助駕駛員采取補救措施。
不過,張振林強調,智駕并不是被按下了暫停鍵,而是進入一個冷靜期,讓公眾對智駕有更清醒的認知,讓行業從炫技卷宣傳到卷產品、卷安全、卷服務。
零跑汽車CEO朱江明的判斷是,智能駕駛(端到端輔助駕駛)絕對是未來的大方向,它能夠輔助人的駕駛能力越來越強,最終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他認為,在這個過程中確實會存在一些誤導、誤判,現在一方面是要做好真正能力的宣傳、規則的制定,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也要不斷地提升輔助駕駛的能力。在智能輔助駕駛(端到端輔助駕駛)設計里把安全各項功能做全面、做可靠的情況下,再進一步推廣整個智能駕駛(端到端輔助駕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