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茫漠北,旌旗漫卷,一隊人馬在這片大地上頂著風沙艱難行軍。即便眼下正是夏天,但入夜之后的風依然刺骨。
這隊人大多數都是騎兵裝扮,旗幟迎風舒展,在空中爆裂出啪啪之聲,但上面的字卻顯得格外厚重,左側旗幟上寫著“漢”,而右側的旗幟上則寫著“霍”,他們此行的目的便是直搗匈奴王庭。
匈奴,侵擾漢朝疆土長達五十余年,漢朝屢屢厚禮和親卻難以滿足他們的狼子野心,在他們的鐵蹄之下,到處是大漢子民的哀鳴。
每每想到這里,帶隊將軍握著寶劍的手便不自覺的又攥緊了幾分。
他是大漢數一數二的戰將,年僅十幾歲就被皇帝委以重任,曾帶領八百騎兵攻破上萬匈奴大軍,俘虜了敵人大批人馬。
那是一次奇襲戰,此戰之前沒有人能料到他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正當所有人都以為他帶著士兵全軍覆沒之際,前方的捷報才顯得如此令人震驚。
而這一次,他與大司馬大將軍分兵兩路,各帶數萬騎兵直擊漠北,打算徹底掃滅匈奴,為大漢換來長久的安寧。
他便是“帝國雙璧”之一的霍去病,一個年僅二十來歲的軍事天才,在他的身上全然看不到少年的稚氣與天真,而是常人難以企及的穩重與熱血。
這次出征時,他被漢武帝寄予厚望,哪怕他行軍至大漢邊境前,漢武帝也每日都會派人追上隊伍對他好聲問候。
就在前幾日,使者還趕著數十輛車前來犒軍,當蓋著大車的布被掀開的時候,就連霍去病都震驚了,車上赫然擺滿了肉。
看到此情此景,將士們頓時一片歡騰,都認為這是皇恩浩蕩,而只有霍去病一人面色凝重。而接下來霍去病的處理,卻再次讓將士們大吃一驚。
霍去病直接命人將肉收下,但是直到這些肉腐爛變臭都沒有動一塊,很多人都為之感到可惜,但由于戰事緊張也沒有人說些什么。
而霍去病此舉的深意,直到26年后才逐漸被人知曉。
面對漢武帝賞賜的肉,霍去病寧愿將其放臭都不吃,究竟有何深意呢?這件事還要從霍去病和漢武帝的故事開始說起。
少年天才一戰獲封冠軍侯
漢武帝時期出貴人最多的地方莫過于平陽長公主府,除了漢武帝的姐姐平陽長公主本人之外,還有大將軍衛青、皇后衛子夫,以及霍去病。
在平陽長公主府內有一侍女名為衛少兒,她自幼便在公主府內為奴,日日做些粗重工作,若按照當時大部分侍女的命運,她本該在公主府里寂寂無名的度過一生,甚至在某天因為沒做好某件事而被折磨而死。
但命運讓她遇到了一個人,隨即為整個漢帝國帶來了希望。
平陽縣是平陽長公主的封地,漢朝的封地制度從七王之亂后便逐漸改成諸侯只享有封地賦稅而不掌握兵權,故而平陽縣掌管稅賦的小吏霍仲孺便借給長公主送田賦的時機經常出入長公主府。
時間久了之后霍仲孺與衛少兒漸生情愫,幾番花前月下便有了霍去病。只是當時霍仲孺家中已有妻室,衛少兒又是公主府的人,霍仲孺職卑言輕,根本不敢跟公主要求賜婚,再加上自己已經辦完事,該回平陽縣復職,無奈之下只能拋下衛少兒母子。
霍去病便和母親衛少兒一起在長公主府相依為命,衛少兒對霍仲孺的離去怨恨不已,故而一直沒有告訴霍去病關于他父親的事情。
有的人改寫命運只需要一個契機,而霍去病的命運便從漢武帝寵幸衛子夫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悄然改寫。
隨著漢武帝對衛子夫寵幸愈加深重,衛子夫的弟弟衛青、姐姐衛少兒的命運皆被改寫,衛青憑借出眾的軍事才能在軍中大放異彩,很快被提拔為大將軍。衛少兒也得以出入朝堂,街角權貴,少年霍去病也過上了漢朝上層人士的生活。
榜樣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霍去病的偶像便是已經在戰場上取得赫赫戰功的衛青。
作為衛青的外甥,在缺失父愛的日子里,衛青儼然如同父親一樣對霍去病嚴加教導。霍去病在衛青的指導下,無論是武藝還是騎射都學得非常好,甚至讓衛青都嘖嘖稱奇。
而少年就尤擅騎射的霍去病也引起了漢武帝的注意,再加上霍去病是衛青和衛子夫的外甥,便與他天然帶有幾分親近,幾番考校之下直接就讓霍去病做了自己的近衛。
與霍去病相處的日子里,漢武帝對這個英勇少年越加青睞,甚至還打算親自教授他兵法。
霍去病在漢武帝身邊一直長到了十八歲,他雖然沒有上過戰場,但其勇武過人,韜略亦在當時的大多數將軍之上,故而直接向漢武帝請命上戰場殺敵。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漢武帝也希望他能多加歷練,哪怕不能取勝也至少能增加一份閱歷和經驗,于是便任命他為驃騎校尉,跟隨衛青出征。
這次出征規模非常大,不僅有衛青這樣的帥才,還有李廣這樣的老將,他們每人麾下都有數萬人馬,反觀首次帶兵的霍去病,手下只有八百人。
人數雖少,卻不妨礙霍去病建功立業。這次對匈奴作戰之中,霍去病率八百騎兵直插匈奴腹地,身先士卒,英勇作戰,取得了殺敵兩千,俘獲無數的傲人戰果。
此戰歸來之后,漢武帝直夸他了不起,并直接封霍去病為冠軍侯。
要知道漢朝外姓最高封爵即為侯爵,而且一般都是功勛卓著的武將才能受封,就連李廣終生都未能封侯,霍去病卻單憑一次出征就封侯,這種際遇放在整個漢朝也是絕無僅有,風頭甚至蓋過了衛青。
而在隨后幾年里,霍去病和衛青多次被漢武帝委以重任,率領大軍直擊漠北,為大漢開疆拓土,更對困擾漢朝半個世紀的匈奴造成了毀滅性打擊。
而隨著軍功的積累,漢武帝對霍去病也更加信任和寵愛,賞賜更是從來沒有斷過,甚至為了讓霍去病能在戰場上吃好飯,專門派遣御廚隨軍,只為霍去病一人做菜。
但是,在隨后漢武帝送霍去病的幾十車肉時,霍去病卻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
面對數十車酒肉寧愿放臭
元狩四年,這是霍去病最后一次帶兵出征,只是他和漢武帝都沒有預料到此戰過后自己將飲恨西北罷了。
漢武帝為了犒賞霍去病,特別在他離開漢境內時派專使送了幾十車肉。士兵嘩然,紛紛默念皇恩浩蕩,心想著說不定霍去病還會將肉分給他們一同享用,反正他自己也吃不完,分享給將士們還能顯得他與士兵同甘共苦。
只是霍去病的做法和所有人想的都不一樣。
他命人將這幾十車肉全部交給火頭軍保管,隨后仿佛就忘了這件事一樣,在戰場上大殺四方,這批肉直到放臭也沒人吃上一塊。
皇帝御賜的肉,自己不吃也不讓別人吃,寧愿放臭都不動,霍去病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其實這件事可以從客觀和主觀上解釋。
在客觀上,這幾十車肉有影響戰局的隱患。
為何這么說?先看一下霍去病的戰斗方式就明白了。從第一次帶八百騎兵突襲匈奴王庭開始,霍去病的進攻方式總結下來就四個字:唯快不破。
霍去病非常善于發揮騎兵的戰力,而且指揮的部隊也大多為騎兵,從他的職位驃騎將軍就能看出來。他經常率領騎兵千里大奔襲,出其不意以快制勝,宛如一把隱秘的尖刀,忽然出現并直插敵人心臟。
但這種打仗方式有一個很致命的弊端,那就是作戰過程中絕對不能帶任何輜重,就連糧草都最好少帶一些,減輕負重更能發揮騎兵優勢。
另外,霍去病的軍隊補給基本上是以戰養戰,打敗敵人搶了對方的物資供自己軍隊來補給,這也是霍去病率領的軍隊的一貫作風。
所以從客觀上講,漢武帝賞賜的這些肉,或許霍去病根本就沒打算吃,又或者根本就沒有時間吃。
然后就是從主觀上看。
所謂最是無情帝王家,伴君如伴虎。
霍去病得到漢武帝重點培養,年紀輕輕身居高位,勇冠三軍,一戰封侯,當如此多的光環壓在一個僅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身上時,自然難免引起一些人的非議。
朝中一些主和派的大臣,甚至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經常打著維護皇權、與民休息的旗號向漢武帝進言,矛頭直指霍去病,說他資歷太淺,鋒芒太盛,恐有擁兵自重乃至陰謀造反的嫌疑。
漢武帝本人是不會相信這些的,作為雄才大略的帝王,必然懂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但也經不住這些人每天的軟磨硬泡,于是便以此事來試探霍去病。
首先這幾十車肉霍去病一人是肯定吃不完的,就看他會不會把肉分給將士們。
如果分了,將士們看霍去病與自己同甘共苦,戰斗力肯定提升,但卻會招來漢武帝的猜疑,從此就有了收買人心的嫌疑。而且用皇帝御賜犒勞部下,以皇恩樹私恩,那些攻擊霍去病的人就有了把柄。
但要是不分給將士,則將士們便會認為霍去病刻薄寡恩,是個不值得追隨的領導。
無論哪種結果,對漢武帝而言都沒有什么損失。只是霍去病做出了第三種選擇:自己不吃,別人也不能吃,放臭了都不許動!
如此一來,既能威服將士,又對漢武帝有了交待。
不過霍去病的這種做法還有另外一層深意,而這一層直到26年后才被世人看出來:真高明!
勇冠三軍更具有遠瞻之謀
將這幾十車肉放在火頭軍營里后,霍去病便帶領騎兵出征。這一戰,霍去病大破匈奴左賢王,俘虜匈奴大批匈奴官員,斬首無數,并乘勝追擊匈奴至狼居胥山。
看著匈奴遠遁,霍去病在狼居胥山設壇祭天,也正是從這一刻起,霍去病達到了他軍旅生涯的巔峰,更為后世樹立起了一座難以逾越的豐碑。
只是在率軍班師的路上,霍去病突發疾病,藥石無靈,尚未到達長安便魂歸蒼天。
漢武帝聽聞后痛心不已,罷朝數日,此后每每想起霍去病便不由得黯然神傷。
為追念霍去病,漢武帝將希望放在了霍家人的身上。
霍去病的兒子霍嬗承襲了他冠軍侯的爵位,從小被漢武帝重點培養,對他寄予厚望,更在漢武帝封禪泰山的時候帶他一起登壇祭天,享受無上殊榮。
但是霍嬗卻天不假年,泰山封禪后不久就夭折,漢武帝便將培養的重點放在了霍去病的弟弟霍光身上。
漢武帝晚年時,“帝國雙璧”衛青、霍去病皆已作古,而漢武帝本人卻時常疑神疑鬼,時刻擔心有人謀朝篡位。
當時在宮里盛行巫蠱之風,漢武帝對此深惡痛絕,下令一旦發現有人行巫蠱之事,一律格殺勿論。
然而漢武帝的敏感也引來了一些小人的利用。江充告發太子劉據行巫蠱之事,意圖謀反,漢武帝震怒,馬上派兵準備將太子擒拿。
而劉據驚怒之下竟然跑到自己的封地,打算利用封地武裝保護自己,但這在漢武帝眼里卻坐實了他的謀反之事。
最終,在強大的武力鎮壓之下,太子劉據慘死,皇后衛子夫自殺,宮內宮外與太子關系密切的人接連遭到誅殺,長安一夜之間血流成河。
但是,在巫蠱之禍中,與衛氏外戚關系密切的霍家卻得以幸存,原因就在于漢武帝對霍家是絕對的放心,而這份信任正是來源于霍去病。
巫蠱之禍后,朝堂上出現了權力真空,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因為深得漢武帝信任而履任要職,并以其出色的政治能力迅速挽救了漢武帝末期的頹勢。
漢武帝病逝后,霍光作為托孤大臣登上了漢朝權力的巔峰。漢昭帝英年早逝后,霍光慧眼如炬,擁立前太子劉據的孫子劉病已為帝,并在君臣二人的通力合作下,將漢帝國真正帶到了巔峰。
霍去病沒有動那幾十車肉,才有了后來漢武帝對霍家人的偏愛和信賴,也成就了霍家在西漢中前期的輝煌。
只是可惜霍去病英年早逝,引人無限嘆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