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于美方的不斷打壓遏制,我國前幾日采取了堅決的反制行動,連退兩架波音飛機!
4月23日波音公司予以回應,其首席執行官證實“由于美中貿易戰,中國已停止接收新飛機”。
波音公司
他聲稱不想因為這件事影響公司的復蘇,愿意給客戶一個機會繼續接收飛機,甚至還“威脅”說在中國航空公司歸還兩架飛機后,公司將停止為其制造飛機。
此等言語簡直荒謬,波音公司到底為什么會這樣強硬?
波音的回應
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在回應時明確指出,中國之所以暫停接收新飛機,主要是歸咎于“關稅環境不友好”。
他強調2025年波音對華有約50架飛機訂單,若中國繼續暫停接收,波音將把訂單轉移至其他國家,這一強硬表態看似充滿底氣,實則是波音在復雜局勢下的無奈之舉。
波音公司CEO凱利·奧特伯格
因為從財務角度來看,波音近年來虧損嚴重,尤其是2024年虧損高達140億美金,大規模虧損迫使其急切尋找資金來源。
所以波音急需通過交付飛機來緩解現金流壓力,而中國市場對其營收和利潤有著重要的影響。
因此波音試圖通過強硬表態向中國政府和企業施壓,試圖迫使中國在貿易談判和市場準入方面做出讓步,以保障其在中國市場的既得利益。
信息來源:觀察者網 2025-04-24 三架飛機被“退貨”,波音CEO還在“嘴硬”
此外波音的這一回應也可能是為了向其他潛在買家發出信號,表明即便中國市場暫時受阻,但波音國際貿易爭端中仍具有一定的主動權和市場競爭力。
波音飛機
從而避免因中國市場的不確定性而影響其與其他客戶的交易關系,以維護其全世界的市場份額。
簡而言之,波音所做的這一系列回應其實是想要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中尋找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那么面對波音的強勢回應,我方是什么樣的做法呢?
信息來源:浙江在線 2025-04-24 波音證實:中國已停止接收新飛機
中國的應對策略
面對波音公司如此的“威脅”,中國航空市場展現出較強的應變能力,國內航空公司也在積極配合國家政策,采取了暫停接收波音飛機的措施。
不僅有之前廈航的兩架波音飛機退回美國,這兩天還有國航的一架波音737Max飛機從舟山波音完工中心飛往西雅圖,吉祥航空也推遲接收波音787飛機。
信息來源:北京商報 2025-04-24 波音繼續賣資產
這些舉措也展現出中國民航業在保障飛行安全和維護國家利益方面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
此外中國空客市場份額在持續擴大,其產品性能和售后服務逐漸得到認可,為填補市場空缺提供了有力支撐。
同時中國商飛的國產C919飛機量產化進程加速,不僅緩解國內民航市場對進口飛機的依賴,更為中國航空產業的自主發展贏得了空間。
國產C919
不僅如此,中國航空市場的應對策略也展現了我國在國際航空產業中的自主性和開放性。
在自主性方面,中國通過發展國產大飛機項目,不斷提升自身的航空工業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為中國航空產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中國還積極推動航空科技的自主創新,加強與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培養航空專業人才,提高航空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國內高校
在開放性方面,中國愿意與包括波音在內的國際航空企業開展合作,但前提是對方必須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尊重中國市場規則,確保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與安全。
這種既自主又開放的策略,不僅有助于中國航空市場的穩定發展,也為全球航空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動力。
因此對于波音的威脅不足為懼,中國有底氣和實力退回波音飛機,那波音有什么底氣和實力呢?
中國航空
波音公司困境
先從財務方面來說,2024年波音公司虧損嚴重,大規模虧損迫使其急切尋找資金來源,甚至出售資產以緩解財務壓力。
據美方報道,波音已確定將其一部分數字航空解決方案的業務賣給軟件投資集團Thoma Bravo,交易估值為105.5億美元。
信息來源:界面新聞 2025-04-22 波音同意以105.5億美元出售部分數字航空業務
另外波音還計劃賣掉與官方合作的太空探索相關業務,其中涵蓋遭遇困難的星際客機飛船項目以及支持國際空間站運行的項目。
可是出售資產雖能帶來短期現金流,但從長遠來看,這或許削弱波音的核心競爭力,影響其未來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能力。
此外波音公司在民用航空這一領域也在面臨著來自歐洲空客等競爭對手的激烈挑戰。
歐洲空客
空客憑借其多樣化的產品線和良好的市場口碑,在全球航空市場中不斷搶占波音的份額,還有新興航空制造商的崛起也對波音構成了潛在威脅。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波音不僅要應對現有競爭對手的壓力,還需警惕新興力量的沖擊,這對其市場地位和業務發展構成了嚴峻挑戰。
在關稅政策方面,特朗普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對波音造成了直接的負面影響。
波音787夢想飛機等產品因為零部件來自世界各地更容易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而美國政府對進口商品加征的高關稅無疑增加了波音的生產成本。
波音787夢想飛機
同時中國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反制措施進一步加劇了波音的困境,使它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和交付面臨更大的障礙。
波音公司目前可謂是在關稅政策的夾縫中艱難求生,既要應對美國政府的貿易政策壓力,又要努力維持其在全球航空市場中的份額和地位。
結語
波音公司給中國的回信及要求接收飛機的事件,其實是中美兩方在貿易方面摩擦競爭下全球航空業的一個縮影。
中美貿易摩擦
波音強硬表態的背后是其在困境中尋求生存的掙扎,而中國航空市場的應對則是我國在國際局勢變化中的戰略調整。
未來波音與中國的關系將如何發展,全球航空市場又將呈現怎樣的格局,這些問題我們都將持續關注。
在國際貿易關系日益復雜的今天,企業間的合作與博弈需要更具智慧和遠見的戰略規劃,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那么最后,你對于波音公司如此回應有什么想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