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投資者都在琢磨一個問題:A股到底還會不會二次探底?
今天就給大家仔細分析分析,文末還有實用數據,千萬別錯過!
一,二次探底
二次探底這個擔憂并非空穴來風。
從基本面看,關稅問題仍存在變數,后續局勢反復在所難免;從歷史上看,當前K線形態與2020年2月的走勢有著驚人的相似。
還記得那年春節,疫情突襲,節后首個交易日上證指數狂瀉7.72%,比今年4月7日的7.34%跌幅更甚。
隨后市場開啟連續反彈,走出7連陽、8連陽的亮眼行情,但當20日均線剛拐頭向上,市場卻突然二次探底,甚至創下階段性新低。
所以很多投資者擔心A股會再次探底。
二,散戶真正要關心的
其實糾結二次探底是否會發生,其實意義不大。
很多散戶其實就是沒有看到市場的真相,現實行情比較震蕩,看到和2020年的那段行情差不多,就會陷入慣性思維,覺得二次探底會重現。
但我們要知道歷史不會簡單重復,現在的A股,5000多只股票早已告別同漲同跌的時代。
關鍵不是自己在那猜測會不會二次探底,很多人有這個擔憂,但又怕后面還會漲,就完全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其實只要我們能夠看到市場的真相就行了!
怎么看到真相呢?就要借助真實客觀的數據還原真相,只有數據是不受情緒、權利和流量等外界因素影響的。
而股價的漲跌取決于機構資金的行為,所以我們要關注的就是機構的交易行為數據。
就拿去年924之后的行情來說,10月8日之后,有的股票價格快速反彈,幾乎回到924之前的位置,但后續卻遲遲不見突破;而有的股票不僅沒怎么調整,反而逆勢上揚。
這背后的關鍵在于,每只股票的機構資金情況大不相同。
是否會二次探底,本質上取決于機構手中的籌碼是否收集到位。
如果機構籌碼不足,即便市場整體上漲,部分股票也可能紋絲不動;反之,要是機構完成布局,即便大盤下跌,這類股票也能走出獨立行情,看下圖:
同樣從924的高點跌下來,同樣在震蕩,這兩只股票最后卻一個漲上天,一個跌到底!
光看K線走勢,根本猜不透后續是漲是跌。想知道真相?
別盯著K線瞎琢磨了,機構的真實交易數據才能還原真相!看下圖:
看這張圖,多出來的橙色柱子是我的大數據系統獨有的「機構庫存」數據,能反映機構資金活躍度。
「機構庫存」數據越密集越活躍,就說明機構一直在積極交易,那么上漲就更有持續性。
對比兩只股票,可以看出來左邊「機構庫存」數據一直比較密集,說明機構一直在交易,所以在924行情之后就算經歷幾次下跌也能不斷創造新的高點;
右邊的那只股票「機構庫存」數據在924行情漲到高點之后就慢慢消失了,就算出現也只是暫時的,一點也不密集。這就意味著機構其實已經不看好這只股票了,所以不斷刷新低點。
機構交易越頻繁、持續時間越久,股價就越容易持續上漲。所以只要看懂機構的操作,賺錢并不難。
現在光靠看K線、數均線已經很難賺錢了,想在股市里做好投資,必須學會分析機構交易數據。
想知道5000多只股票中哪些被機構關注?這張圖里的數據能給你答案。
這張圖直接展示「機構庫存」數據,現在的即時庫存比今年春節時還要高。
這意味著什么?機構操作再隱蔽,數據也會暴露真相。
建議每天花點時間關注這些數據變化。
今天就聊到這里。想了解更多股市實用內容,記得關注我。
聲明:
內容源于網絡整理,不推薦股票、沒有社群、不收取費用,純分享,可放心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