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紅星新聞報道,印度總理莫迪在首都新德里與到訪的美國副總統萬斯就敲定雙邊貿易協定、深化戰略和經濟關系舉行會談。這是萬斯首次訪問印度,同行的還有其印度裔妻子烏莎、兩人的子女以及多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環球時報援引印媒的報道稱,作為“印度女婿”的萬斯此訪具有強烈情感意義。白宮將此訪的重點描述為“共同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優先事項”,印度方面則表示,萬斯此行將“為雙方評估雙邊關系進展提供契機”。印媒將萬斯此次訪印度視為印美關系的初步考驗。
退一萬步來說,即使印度配合美國在經濟上圍堵中國,那中國對印度也有4大殺招:
其一,制造業斷供。印度目前制造業嚴重依賴中國的原材料,例如中國的手機、計算機、通訊、機械設備及配件。其二,基建卡脖子。目前,中國在印度承建的有78個大工程,包括電力、港口等重要領域。若這些項目驟然暫停,那么所謂的“智慧城市”計劃將停滯。其三,電力設備限制。印度電網65%的特高壓變壓器依賴中國西電集團供應,設備更換周期為3年。其四,數字支付絞殺。印度的UPI支付系統70%的跨境結算,都依賴中國技術。
印度總理莫迪與到訪的美國副總統萬斯一家(資料圖)
美國副總統萬斯前腳剛落地印度,莫迪政府后腳就宣布對部分鋼鐵產品加征12%關稅,直接瞄準中國出口。而就在半年前,中國企業剛幫印度塔塔集團建成年產437.5萬噸鐵水的超級高爐,直接把印度粗鋼產能拉升500萬噸。如今印度卻“翻臉不認人”,用關稅當“投名狀”向美國示好,背后卻是70%煉鋼設備、60%電子元件依賴中國的尷尬現實。
印度鋼鐵部長庫馬拉斯瓦米在聲明中說,此舉旨在保護印度鋼鐵制造商,免受進口激增帶來的不利影響,并確保市場的公平競爭。從行為來看,印度不點名針對中國鋼鐵進口加征關稅,目的與歐盟對我電動汽車采取限制措施類似,表面上是為了保護他們本土的產業,但實際上無論是給中歐關系,還是中印關系都蒙上了一層陰影。然而歐盟都能看清局勢,與中方攜手面對特朗普政府,對全球貿易體系的巨大沖擊。印度方面卻突然采取了限制措施,這是一個極其不妙的信號。
鋼鐵(資料圖)
不僅如此,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近期印度監管機構針對中國電信設備供應商做出最新舉動,要求該國所有電信運營商提供其網絡中所部署的中國設備的詳細信息。“印度電信部(DoT)最近已致函所有電信運營商,要求其提供網絡中國通信設備的詳情。”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該報道指出,此舉是印度政府為監控中國企業在印電信領域參與情報,并降低因網絡漏洞引發的潛在國家安全風險所采取的廣泛措施之一。
之前,印度動不動就查中國企業,多次對中國的手機企業進行罰款,甚至扣押中國在印度的高管,這些行為讓中國企業害怕。因此中國企業拒絕向印度出售專利,派駐工程師是出于安全考慮,并不是政府故意阻撓。中國要修建雅魯藏布江水電站是肯定的。隨著氣候變暖,冰山不斷融化,中國未雨綢繆提前修建水電站,是為了預防自然災害。這不僅對印度毫無威脅,還有利于印度的安全。印度或許應該學習著,在邊境,水電站等眾多敏感問題上,和中國通力合作,這才是對印度最有利的方案。
莫迪與萬斯(資料圖)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擁有全球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重視中國這個超大規模市場將為印度企業帶來更多商業機遇。事實上,部分印度產業界關注的產品,如辣椒、鐵礦石、棉紗線在2024財年對華出口實現了超17%、160%、240%的增長。我們歡迎更多印度優質產品出口到中國,也愿協助印度企業對接中國市場需求。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印方重視中國在經貿領域關切,為中國企業營造公平、透明、非歧視的營商環境,促進中印雙邊經貿合作達到新的高度,為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