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雙先”事跡展播
編者按:為貫徹落實全國離退休干部“雙先”表彰大會精神,在全國離退休干部中進一步形成崇尚先進、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離退休干部工作”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連續宣傳全國離退休干部“雙先”事跡。“南昌老干部”現推出【全國“雙先”事跡】欄目,供全市廣大離退休干部黨支部、老同志和老干部工作者學習借鑒。
“老劉,你有什么問題再找我噢!”2024年入冬后,88歲的獨居老人劉女士因為身體原因,無法獨自上下樓,80歲的老黨員林彩霞每隔一段時間就上門看看這位“老伙計”,為她解決生活困難。
在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開元街道深田社區圖強小區,約30%的居民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其中,由38名老同志組成的圖強小區黨支部,是小區里的“領頭雁”。
在2024年12月30日舉行的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上,圖強小區黨支部被授予“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這個特殊的支部中,最年輕的黨員54歲,最年長的黨員95歲,38名黨員的平均年齡接近76歲。
退休前從事了三十多年社區工作的林彩霞,被社區工作人員親切地稱為“較真阿姨”。“有志愿服務活動必須通知彩霞阿姨,不然她真的會跟我們急。”深田社區黨委副書記郭嫻琳說,因為林彩霞已經80歲了,考慮到身體原因,有些需要消耗較大體力的志愿服務活動“背著”她“悄悄”進行了,得知消息的林彩霞就會跟社區“較真”。
“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上了年紀的人’。黨員就是做服務嘛,哪有說我還動得了就不讓我做的事。”在林彩霞眼里,鄰居們只有困難不困難之分,沒有年齡長幼的區別。
2024年11月,林彩霞(右一)為小區居民聯系家庭醫生上門服務。(深田社區供圖)
在采訪中記者得知,林彩霞等離退休黨員和社區一道,在2024年4月發起并成立了“近鄰慈善互助金”,通過社區義賣和居民捐助等方式,為圖強小區和深田社區的困難居民提供物質資助。社區工作人員說,林彩霞至今已捐贈了數千元善款,而她一個月的退休金也僅4000余元。
除了登門入戶送溫暖,圖強小區黨支部的老黨員們還時常發揮專業所長,為小區居民提供生活服務。70歲的退休黨員孫麗華是一名擅長針灸的主任中醫師,年長的居民在小區內偶遇她,就會卷起袖子請“孫主任”號脈,孫麗華也從來都是來者不拒。
不久前,在社區和黨支部共同組織的義診活動中,小區一位70多歲的老伯顫顫巍巍地找到孫麗華,希望她能夠幫忙醫治“手腳顫抖”的毛病。經過幾輪針灸治療后,老伯的手腳漸漸穩了起來,“我原本都想放棄了,感謝孫主任給了我繼續治療的信心”。
醫者治病,也治心。在服務年長患者之外,孫麗華也開始越來越多地接觸年輕人。“身體上有的問題不是器質性的,而是心理上的,所以醫病也要醫心。”孫麗華說,為了更好地做好義診工作,她還在業余時間參加老年大學培訓,了解當下社會的“時興事兒”,以便更好走進年輕患者的內心。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讓這個建于20世紀80年代初的老小區始終煥發生機的重要一環,就是要讓更多居民尤其是老同志參與到社區舉辦的各類文體活動中。68歲的老黨員楊宗華是社區走秀隊的“積極分子”。每周一上午,走秀隊都要開展教學和訓練,曾從事機關服務保障工作的楊宗華總能發揮自己的社交特長,將小區居民“拉入伙”。
“快樂,是留住青春的最大秘密!”在被楊宗華帶進走秀隊的居民眼中,這位年近七旬的“樂老頭”總能將快樂傳遞給身邊的人。
圖強小區,因“圖強奮斗”而得名。如今,這群永葆青春的“圖強人”,又將這個名稱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來源:新華社
南 昌 老 干 部
唱響主旋律 傳遞正能量
交流好經驗 展示新作為
微信號:nclaoganbu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