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艦艇開放日,國產鷹擊-18遠程亞/超聲速反艦導彈閃亮登場。展板介紹鷹擊-18導彈性能優異,攻擊能力強,對美國海軍伯克級和日本海上自衛隊愛宕級驅逐艦具備很高的突防和命中概率。
(首次公開可以有效毀傷伯克級和愛宕級驅逐艦)
這是國產反艦導彈第一次在公眾開放日中宣布對美日主戰艦艇的作戰效能,此次充分顯示了國產反艦導彈的強大和自信。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美軍近年來以我們為假想敵已經公開,其所謂假想敵飛行員頭戴五星紅旗頭盔,飛機涂刷八一軍徽,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宣布國產反艦導彈主要作戰對象是伯克級和愛宕級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國產鷹擊-18反艦導彈)
(美國空軍所謂假想敵飛行員,這個針對誰再明白不過了)
鷹擊-18采用諸多高新技術,性能優異
鷹擊-18是我們在俄羅斯3M-54反艦導彈基礎上發展國產新一代遠程亞/超聲速反艦導彈,導彈最大特點就是末段可以超音速攻擊,提高了末段突防能力。此前亞音速反艦導彈射程遠,但是末段突防能力弱,超音速反艦導彈末段突防能力強,但是射程近,想提高射程,需要大幅度增加體積和重量。鷹擊-18反艦導彈結合了這兩種導彈的優點,同時引入隱身技術、信息技術,智能技術,整體性能優異,是人民海軍新一代的“撒手锏”。
(鷹擊18采用垂直發射,具備全方位攻擊能力)
鷹擊-18反艦導彈首先是射程遠,低空射程超過600公里,相比較之下印度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導彈同樣條件下射程大約在120公里,高空也只有300公里。還有就是突防能力強,末段采用固體火箭助推加速,速度接近3馬赫,以30公里突防距離計算,對方僅有數十秒鐘反應時間,另外鷹擊-18反艦導彈采用了國際首創隨海況自適應超低空掠海飛行技術,創造世界上掠海飛行高度新記錄,進一步壓縮了對方防御縱深和時間,難以組織有效的防御。鷹擊-18采用垂直發射、水下有動力發射等技術,具備全方位攻擊能力,平臺適應范圍廣,水下發射深度國內最大,攻擊覆蓋范圍比以前國產潛射反艦導彈提高600倍!鷹擊-18還配備了先進的制導系統,具備極強的抗干擾能力,是我軍在復雜電磁環境下命中率最高的反艦導彈。
鷹擊-18反艦導彈是我們海軍反艦作戰能力一個飛躍
(美國海軍能否防住鷹擊-18,E-2D是關鍵)
鷹擊-18研制成功,是我們海軍反艦作戰能力一個飛躍。美國航母編隊配備E-2D空中預警機,E-2D一般在距離母艦200公里、9000米高空執勤,這個時候其雷達水天線為390公里左右,美國海軍航母編隊對于水面目標發現距離就是590公里。這樣鷹擊-18可以在美國海軍防線之外發起攻擊,提高了載艦、潛艇的戰場生存能力。由于鷹擊-18采用低空巡航、掠海突防,因此美國海軍艦空導彈只能在協同交戰系統支持之下攔截鷹擊-18,其防御能力取決于E-2D預警機,如果我們派出戰斗機用遠程空空導彈對E-2D進行攔射,就會有效降低他們的防御能力,因此我們海軍說鷹擊-18對于伯克級具備較強的突防和毀傷能力。
(鷹擊-18背后是我們先進的天基綜合信息系統)
當然鷹擊-18這樣的超遠程攻擊對于信息支持系統要求極高,特別是天基綜合信息系統。國內外導彈技術人員當導彈射程超過500公里的時候,目標探測與指示就需要天基綜合信息系統支持,而建立這個系統對于經濟技術實力要求極高,所以現代反艦導彈超過200公里就徘徊不前就是這個原因。我們經過多年努力,建成了先進、完善的天基綜合信息系統,能夠快捷探測、識別、鎖定水面目標,為反艦彈道導彈、遠程反艦導彈提供目標指示,比較有效遏制了美國海軍航母編隊對于我們的威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