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區的公共收入都用到哪了?”這個困擾恒康家園小區物業和業委會的問題,如今有了解決辦法。近日,恒康家園小區在區房管局和開戶銀行的協助下,開通了公共收益監管賬戶,通過全流程數字化管理,讓每一分錢都有跡可循。
長期以來,住宅小區公共收益管理不規范、停車費收支不透明等問題飽受詬病。對此,區房管局以“滿鑫物業”攻堅提升專項行動為契機,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創新公共收益監管模式,通過數字化賦能、全流程監管、陽光化公開等舉措,確保公共收益管理規范透明,切實保障業主合法權益。
2023年,區房管局以停車費收入監管為突破口,在山陽鎮山鑫聯城小區成功試點全市首例公共收益監管新模式。該模式通過設立三方共管賬戶,實現物業企業、業委會和開戶銀行協同監管。
“以前居民總懷疑賬目有問題,現在按季度公示收支明細,質疑聲基本消失了。”山鑫聯城業委會主任顧伯超說。居民張先生也表示:“現在停車費收入139280元、其他收入16900元,用在哪都清清楚楚貼在公告欄,大家心里都有本明白賬。”
試點成功后,區房管局加快推廣步伐,2024年新增28個開戶小區,開戶率達13.4%,2025年1-3月已實現33個小區開戶,其中21個已辦理停車費電子收款碼,通過數字化平臺按季度實現資金清分,從源頭杜絕了“糊涂賬”。
“我們的目標是今年底覆蓋全區25%以上小區。”區物業管理事務中心維修資金管理科科長徐明表示,“我們將以‘滿鑫物業’攻堅提升專項行動為抓手,持續深化公共收益監管改革,著力推進公共收益監管全覆蓋,同時不斷完善監管體系,讓小區公共收益真正成為業主放心的‘明白錢’。”
記者/編輯:何小燕
通訊員:王佳歡
責編:俞嵐婷、程佳域
審核:陳建軍、林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