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聽說過這么一樁怪事?一個男人為了讓自己的母親死后能體面點,竟然豁出去躺在棺材上嚷嚷自己死了。
這事兒聽起來像是戲文里的橋段,可卻是真真切切發(fā)生在民國年間的大實話。到底是什么樣的恩怨糾葛,能逼得一個人使出這么極端的手法?
這背后藏著的,不光是母子情深,還有那個年代禮教壓人的苦楚。接下來,就帶你走進(jìn)這個讓人唏噓的故事,看看這男人是誰,他為啥這么干,又是怎么讓母親揚(yáng)眉吐氣的。
這娘倆的日子不好過
這故事的主角叫譚延闿,1880年出生在浙江杭州。他家祖上是湖南茶陵人,家里挺有來頭,他爹譚鐘麟在晚清當(dāng)過兩廣總督,算是官場上的大人物,家里名聲響當(dāng)當(dāng)。
可惜,譚延闿的媽李氏就沒那么風(fēng)光了。她出身低,是譚府里一個不起眼的丫鬟,后來被譚鐘麟看上,成了通房丫鬟,可連個正式妾的名分都沒混上。
在那個講究門第的年代,她在府里地位低得可憐,干活跟下人差不多,還得處處看正室和其他妾的臉色。
李氏生下譚延闿后,日子也沒翻身。那時候講究“母憑子貴”,她一心指望兒子能出人頭地,給她爭口氣。她自己不識字,但拼了命也要讓兒子讀書,找最好的老師盯著他,天天從早學(xué)到晚。
譚延闿小時候壓根沒啥玩的時間,別人家孩子還在院子里鬧騰,他已經(jīng)抱著書本啃得頭暈眼花。
李氏呢,就在一邊守著,舍不得讓自己吃點好的,全都留給兒子。她心里憋著一股勁兒,盼著兒子有朝一日能讓她挺直腰板。
可譚府里的人對她還是那副德行。仆人背地里嚼舌根,正室和其他妾壓根不拿她當(dāng)回事。譚延闿慢慢長大,也看出了門道。
他發(fā)現(xiàn)自己跟別的兄弟姐妹不一樣,人家叫他“庶子”,語氣里全是瞧不起。他媽呢,從來不敢吭聲,只能默默守著。時間久了,他心里也憋上了火,發(fā)誓要讓母親過上好日子。
棺材上的那一聲吼
到了1916年冬天,李氏在上海去世,六十來歲。譚延闿這時候已經(jīng)是湖南的大官了,聽到消息趕緊跑去奔喪。
他一想到母親這輩子受的委屈,心里就跟刀割似的。他下定決心,要給母親辦個體面的葬禮,讓她走得有尊嚴(yán)。
可問題來了,譚家按老規(guī)矩辦事,妾室的棺材不能走正門,只能從側(cè)門抬出去。這在當(dāng)時是鐵打的規(guī)矩,誰要是敢壞了,那就是跟祖宗過不去,家里人也覺得這面子掛不住。
譚延闿不干了。他覺得母親一輩子忍氣吞聲,好不容易熬到他有出息了,死后還得受這屈辱,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他跑去找族里管事兒的,想讓他們通融一下,說母親為家里出了力,死后走正門不算過分。
可族長死咬著規(guī)矩不放,其他人也在一邊幫腔,說他當(dāng)了大官也不能亂來。這話說得刻薄,譚延闿氣得胸口發(fā)悶,但他還是壓著火,想再爭取一把。
結(jié)果呢,族里人壓根不松口,甚至還有幾個長輩站到正門口堵著,非要按老例來。譚延闿這回真急了眼,他走到母親的棺材邊,手扶著棺木,眼淚嘩嘩往下掉。
他豁出去了,直接爬到棺材上躺下,沖著門口的人大喊,說自己死了,要抬出去。這一嗓子吼得震天響,族里人全傻了眼,誰也沒想到他能玩這么大。
這招太狠了。譚延闿當(dāng)時是湖南都督,手握實權(quán),誰敢真跟他硬碰硬?他這么一鬧,族里人沒法子了。規(guī)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再犟下去,家里這點面子早沒了。
族長憋了半天,松了口,說這次就破個例。棺材最后還是從正門抬出去的,譚延闿跟在后面送葬,心里總算松了口氣。母親這輩子沒享到的尊重,他拼了命也要給她掙回來。
風(fēng)光背后也有辛酸
這事兒過去后,譚延闿沒停下腳步。他在官場上混得風(fēng)生水起,1917年當(dāng)了湖南督軍兼省長,后來還進(jìn)了國民政府,干到過行政院院長。
他這人不太戀棧權(quán)勢,官場里圓滑得很,奉行不惹事、不出頭的原則,落了個“閑云野鶴”的名號。事業(yè)上順風(fēng)順?biāo)依锏氖滤矝]落下。
他跟老婆方榕卿感情好得沒話說。方榕卿死前讓他別再娶,他一口答應(yīng),后來真沒破誓。孫中山那會兒想把宋美齡嫁給他,宋慶齡也來勸過,可他死活不點頭。
后來宋美齡自己找上門,他還是那句話,說這輩子只認(rèn)一個老婆。宋美齡挺感動的,倆人干脆認(rèn)了兄妹。他還幫宋美齡牽線,促成了她跟蔣介石的婚事,這段故事在民國也算一段佳話。
譚延闿對孩子也上心,教他們孝順做人,自己帶頭寫書法、弄美食。他寫的字漂亮得不行,中山陵的碑文就是他留下的。吃的方面,他還改良了“毛氏紅燒肉”,現(xiàn)在湘菜里還有這道菜。
可惜好景不長,1930年他突發(fā)腦溢血,走的時候才51歲。消息傳出去,全國都震了一下,蔣介石帶著人給他辦了國葬,還追封了個上將軍銜,算是對他一輩子貢獻(xiàn)的肯定。
譚延闿這人,從小苦讀考功名,到后來當(dāng)大官,再到為母親拼死拼活,活得挺有骨氣。
那年頭禮教把人綁得死死的,他能豁出去干這么一出,不光是為母親爭氣,也是給那個時代的人提了個醒。
出身再低,只要有心,總能闖出一片天。這故事聽著讓人感慨,譚延闿用自己的命,換來了母親最后的體面,也讓自己成了后人嘴里繞不過去的傳奇。
參考資料
譚延闿_百科
因母親是妾,出殯不讓走正門,他躺在棺上大喊:今天我死了,出殯_搜狐文章
民國記憶 | 譚延闿墓_360doc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