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
是全國預防接種宣傳日
今年的宣傳主題是
“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
疫苗是含有免疫原性物質
其核心原理是
通過模擬病原體特征
訓練免疫系統識別
并建立防御機制
而不會引發實際疾病
本期嘉賓
閔行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閔行區衛生健康監督所)免疫規劃科副科長 主管醫師 范佳磊
點擊收聽完整內容
接種疫苗
是怎樣發揮作用的呢?
接種疫苗使身體產生抵抗力,當再次遭遇同種病原體時,機體可快速調動防御反應,顯著降低感染風險或減輕癥狀?。
疫苗不僅能保護接種者個體,還能通過減少病原體傳播間接保護未接種人群(如免疫力低下者),形成“群體保護屏障”?。就一個人群而言,其疫苗接種率達到較高水平后(比如90%),疾病就很難在人群中傳播,最多發生在少數個體中,而不會對整個群體造成嚴重影響。如果長期保持較高的群體免疫水平,那么消滅某種疾病也是有可能的。
回顧實施預防接種40多年來的成果,可以看到通過接種疫苗,曾經非??膳碌募膊≌诘玫娇刂?,甚至消滅。我們實現了消滅天花,2000年起,我國進入了維持無脊髓灰質炎的狀態,按時接種疫苗就再也不用擔心因為感染脊髓灰質炎病毒而患上小兒麻痹癥了。
此外,上海市已經43年沒有發現本地的新發白喉病例,麻疹、流腦等疾病的發病率已經處在了歷史的較低水平。這些成果來之不易,是建立在本市高水平的疫苗接種率和不斷豐富的疫苗品種的基礎之上的。
疫苗有哪些分類?
常見的疫苗從性質上可以分為“活”疫苗和“死”疫苗。
“活”疫苗通常是對病原體進行減毒之后制成的,它可以模擬病原體在人體內復制,但不會使人得病。比如常規接種的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疫苗和水痘疫苗都是減毒活疫苗。
“死”疫苗是將致病的病毒或細菌培養后滅活,將滅活的病原體直接制備成疫苗,疫苗則完全沒有感染性,使我們的免疫系統可以認出該病原體,并產生相應的抗體。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疫苗分為兩類:
免疫規劃疫苗: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政府的規定受種的疫苗,居住在中國境內的公民,依法享有接種免疫規劃疫苗的權利,履行接種免疫規劃疫苗的義務;
非免疫規劃疫苗:由公民自費且自愿受種的其他疫苗。無論接種自費疫苗還是免費疫苗,都可以預防相應的疾病。根據國情將疫苗從管理上區分為免費疫苗和自費疫苗,免費疫苗為經政府招標采購中標的疫苗產品,自費疫苗為可供市民選擇的其他疫苗產品。
作為對免費疫苗的替代或補充,接種自費疫苗也可以預防相應的疾病,同樣值得接種,市民可自主選擇是否接種。
接種疫苗后是否
可以獲得對疾病的終身免疫?
任何一種疫苗的保護效果都不會是100%的。
一方面,疫苗引起的免疫反應可能是針對引起某種疾病的部分型別病原體的,并不能覆蓋所有的病原體。
另一方面,接種疫苗后有的人就是不會產生抗體,或者較長時間以后,體內的抗體逐漸消失了,那么再次遇到病原體的時候,如果抗體的增長無法抵御進入的病毒,仍然可能會被感染而得病。但是接種疫苗再得病的概率會小很多,即使得病了,通常癥狀會比典型的疾病要輕得多。
國外近期在爆發麻疹疫情,甚至出現麻疹死亡病例。國內會不會也出現麻疹,我們應該怎么預防呢?
俗話說:“孩子出過疹和痘,才算解了‘閻王扣’”,這里的“痘”指天花,“疹”指的就是麻疹。作為曾與天花齊名的病毒,麻疹號稱“見面傳”,傳染性極強,約為流感的5—6倍,而且不僅會感染兒童,近年來成人病例更多見。
人是麻疹病毒的唯一宿主,因此麻疹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急性期的患者是其最主要的傳染源,從皮疹出現前5天至皮疹發生后5天都有傳染性,前驅期最強,免疫力低下患者傳染期可延長。麻疹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氣溶膠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體也可造成感染。人群對麻疹普遍易感,對麻疹病毒沒有免疫力的人群暴露后的顯性感染率達到90%以上。
通過預防接種含麻疹成分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預防麻疹的最有效措施,同時做好個人防護、增強自身免疫力。
本市免疫規劃使用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減毒活疫苗(麻腮風疫苗,MMR)共接種3劑次,8月齡、18月齡和6歲各接種1劑,每年還會針對適齡兒童和重點人群開展2輪麻腮風疫苗查漏補種,消除可能存在的免疫空白。我們通過持續保持高水平疫苗接種率和及時補種,可以有效控制麻疹傳播風險。
接種疫苗注意事項
一般原則是對疫苗成分過敏的人、正在患有一些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的人都不建議接種疫苗。建議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接種疫苗。接種完疫苗后需要留在接種門診觀察30分鐘。
接種疫苗以后大多數人是沒有任何反應的,也有少數人可能出現一些不良反應。這些不良反應當中絕大多數都是接種部位紅腫、硬結、疼痛這些局部的反應。少數還有可能出現一過性的發熱,接種疫苗引起的發熱大多都是38.5℃以下的低燒,一般一兩天都會好轉。如果發生了高燒或其他嚴重的不良反應,還是需要前往醫院對癥治療。
接種時間推遲影響效果嗎?
對于調整接種服務安排的疫苗,稍微推遲接種時間,不會影響疫苗的最終效果。但有兩點要注意:
第一是常規的免疫程序通常是根據寶寶的免疫系統發育情況、母傳抗體衰減的情況、疾病高發的年齡段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的一個最早能產生較好保護效果的時間。如果延遲接種,在延遲的期間就有可能會有感染疾病的風險。
另一方面,有些疫苗會有接種的最大年齡,比如說卡介苗只給3歲及以下的兒童接種,到了4歲以后就不再接種了。所以建議盡量及時接種,以盡早產生免疫力。以下情況建議盡可能及時接種:新生兒首劑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母親所生新生兒的第2劑和第3劑乙肝疫苗,用于暴露后預防狂犬病、破傷風的疫苗。
在哪里接種疫苗?
上海的常規接種門診主要設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卡介苗門診和犬傷處置門診是單獨設置的,具體可以關注“上海疾控”微信公眾號,在右下角的“服務信息”中可以查詢到各區各類接種門診的地址、開設時間和聯系方式。
為了縮短受種者在門診的等待服務時間,提升體驗感,目前本市已經推出了網上預約接種的服務。
閔行區居民可以通過“閔行捷醫”/“健康云”APP或微信小程序中的“預防接種”/“智慧接種”功能進行預約。如果之前沒有在上海接種過疫苗的,則需要首次先到門診去建檔,可以在“上海疾控”微信公眾號的“服務信息”中找到接種門診的地址和聯系電話。
記者:高姍姍
部分圖片由AI生成
編輯:陳怡婷
初審:方佳璐
復審:何婷婷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