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的罷免風波再度升級,過去民進黨的策略是煽動綠營群體,爭取針對藍營民代的罷免連署獲得通過,一旦大量藍營民代被拉下馬,臺立法機構的席位分布格局將出現巨變,藍白有可能會失去主導權,也將徹底失去與賴清德抗衡的資本。雖然國民黨反應慢了半拍,但還是爭取到了對15名綠營民代發起罷免。
眼見優勢不復存在的賴清德,便開始動用司法手段,在島內多地開啟“掃蕩”模式。據臺海網報道,自18號以來,島內的檢調單位在高雄、臺北、臺南等城市,開展“清查不實連署案件”行動,而且是“查藍不查綠”,被調查的幾乎全部都是國民黨分布在各地的連署負責人。
面對賴清德迅猛的攻勢,國民黨除了背水一戰外別無選擇。這幾日,在朱立倫的動員下,國民黨高層以及支持者多次前往臺北檢調單位集會,抗議賴清德濫用司法資源打壓異己。蔣萬安等人更是喊出了“倒閣”,甚至是對賴清德發起不信任投票。對國民黨來說,4月26日的凱達格蘭大道抗議集會,不僅將決定大罷免風波接下來的走向,而且還將關乎國民黨這個百年招牌的最后顏面。
如果國民黨能夠號召到足夠多的民眾上街抗議,聲勢足夠浩大,就能讓賴清德有所顧忌,同時一定程度上扭轉被綠營追著打的尷尬境地。但如果抗議人數有限,不僅會讓賴清德接下來的掃蕩行動更加肆無忌憚,國民黨未來在島內也會成為一個笑話。因為島內各方都清楚,國民黨這次屬于背水一戰。
為了造勢,這次朱立倫除了號召藍營支持者上街外,還聯合了民眾黨。據臺媒報道,朱立倫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計劃在4月22日上午碰面,進行“在野領袖峰會”。朱立倫的想法不難猜測,民眾黨既能夠吸引年輕群體,也能夠一定程度上分化綠營群體。如果能夠得到民眾黨的大力支持,26號與民進黨的決戰也更有勝算。
過去一段時間里,藍白在立法機構的合作雖然對賴清德形成了一定的牽制,但雙方面對這次大罷免能否達成真心合作,仍然存在一定的變數。一方面,當初柯文哲一案,朱立倫等國民黨高層雖然有言語上的支持,但在后續的示威活動中,國民黨并未給予民眾黨太多幫助,更多的是在看戲。
另一方面,如果僅僅是反對罷免,或者反對賴清德濫用司法手段打壓異己,民眾黨自然有意愿與國民黨合作。但如果是要“倒閣”,重新進行立法機構選舉,民眾黨未必會答應。因為民眾黨被稱為“一人黨”,去年能夠史無前例的獲得8個民代席位,靠的是柯文哲。如今柯文哲入獄,黃國昌雖然接過重任,但民眾黨的支持率肯定已經不如從前。如果在島內重新舉行選舉,民眾黨未必能保住8個席位。所以26號的凱道集會,既是對國民黨的考驗,同時也是對藍白合作潛力的考驗。
總的來看,賴清德現在非但沒有任何退讓的意思,而且還變本加厲的在島內清除異己。而現在臺島內部有“朝野之爭”,外部有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內外矛盾越發尖銳之際,賴清德很有可能會通過對外挑釁轉移矛盾。與此同時,美國正在不斷加大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美、日、菲在靠近臺海的東海以及南海附近,正頻繁開展軍事演習。所以未來一段時間的臺海局勢,恐怕將面臨新一輪的升級,對此我們有必要提前做好應對的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