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電動化新時代,中國市場正從試驗田變為主戰場。
在2025年上海車展開幕當天,Honda攜旗下東風本田、廣汽本田聯合發聲,宣布與中國三家核心科技公司——Momenta、DeepSeek、寧德時代展開深度合作,全面發力智能化與電動化核心賽道。
在功夫汽車看來,這是Honda中國戰略的一次系統性進化,不僅展示其“智電合縱”格局正式成型,也標志著合資品牌陣營中為數不多敢于打破原有開發體系、轉向中國鏈條的先行者。
(1)與Momenta綁定,接入DeepSeek,Honda的“智能化補課”
在智能駕駛加速滲透的背景下,中國市場成為全球輔助駕駛系統最活躍的試驗場。
面對L2+領航輔助功能在主流合資品牌車型上加速普及的趨勢,Honda選擇與Momenta達成合作,推動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輔助駕駛方案盡快落地S7、P7、GT等在售與即將發布的產品。
這一合作既是補短板,也是在轉向中國技術供應鏈的必然路徑。
與之類似,Honda還與AI模型技術公司DeepSeek聯手,在語音交互體驗層面與中國新勢力展開正面交鋒。
尤其是搭載DeepSeek大模型的Honda CONNECT 4.0系統,不僅將隨GT首發,也將通過OTA回推至S7、P7車型中,實現用戶體驗的快速追新。
在具體落地層面,東風本田已率先完成關鍵實踐。
例如,S7不僅率先搭載Honda云馳純電架構,還在智能座艙內集合豆包與通義大模型聯合開發的語音系統,并計劃逐步接入DeepSeek技術;在智能駕駛輔助上,S7也將首批搭載與Momenta共研的量產系統,為用戶帶來城市、高速、泊車全覆蓋的智能體驗。
(2)聯手寧德時代,電動化戰略深化落地
對Honda而言,與寧德時代聯合開發磷酸鐵鋰電池與CTB結構不僅是成本優化,也代表其從供應到架構真正擁抱中國方案。
相比日韓體系更強調高性能三元鋰,Honda此舉是“結構性認知”的轉變,也意味著其未來將更加倚重本土資源在全球市場的協同優勢。
東風本田方面也已明確:這一合作成果將首發于即將發布的GT車型之上,為其高階動力系統提供更輕、更穩、更高效的解決方案,未來還將拓展至更多純電產品矩陣。
(3)“燁”品牌全線鋪開,在地化研發推動品牌重塑
從S7、P7的雙線上市,到GT車型在上海車展完成全球首秀,Honda正將“燁”品牌打造成其中國戰略成果的集中投射點。
GT作為東風本田當前在售產品中的旗艦車型,其意義遠不止于外觀和動力升級。
其主駕采用以駕駛者為中心的AI沉浸座艙,副駕則打造“款待空間”,強調“駕駛樂趣+舒享體驗”雙重屬性,配合F1動力基因、零暈感調校等技術細節,明確面向年輕用戶再定義“本田式出行愉悅”。
而S7也在“安全與智能兼得”上樹立標桿:全鋁CTB結構、15層電池防護體系、720度高強鋼環狀籠式車體等構成“看不見的安全”,而零暈感駕乘技術與50:50配重+ADS懸架系統,則以實際駕乘感受打破用戶對電車“舒適性不夠”的傳統印象。
(4)功夫拍案
Honda此次集結東風、廣汽兩大合資公司與三家中國科技巨頭發布三大合作,同時展示覆蓋燃油、混動、純電三條技術路線的產品矩陣,意味著其在華戰略已進入“深水區”。
與Momenta合作智能駕駛、與DeepSeek共建AI座艙、與寧德時代深化電池研發……這些都說明:Honda不僅是在“適應中國”,而是通過中國市場重新定位自己在智能電動時代的全球角色。
對于長期堅持“原裝研發哲學”的Honda來說,這無疑是一次策略上的根本性調整。
在智能化電動化的新周期中,中國已不再只是銷量的主戰場,更是下一代產品形態與使用體驗的技術策源地。
Honda的“深度在地化”,正是傳統車企應對新勢力與中國速度沖擊的最新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