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臺灣海峽的局勢真是讓人捏把汗,解放軍在臺灣周邊的軍事動作越來越密集,弄得島內人心惶惶。
臺媒爆料說,因為扛不住解放軍的圍島壓力,臺軍里頭一大堆軍官連夜遞辭呈,連少將級別的高官都想著跑路。
這事兒在島內炸開了鍋,外界也開始琢磨,臺灣的防務到底是怎么個情況了?
解放軍圍島的壓力有多大
根據臺灣防務部門的數據,2025年頭三個月,解放軍軍機在臺灣附近出動了300多架次,軍艦巡航也有100多次,跟去年同期比漲了快一半。
這數字一擺出來,就能感覺到壓迫感有多強。
軍演這塊兒,解放軍也沒閑著。
2025年4月那場“聯合利劍-2025A”的演習,規模大到嚇人。演習內容包括模擬封鎖臺灣海峽、打擊臺灣軍事目標,科目設計得很貼近實戰。
臺灣這邊看著解放軍軍艦把海峽圍得水泄不通,軍機在天上呼嘯而過,誰心里不發毛啊?這種壓力不是光靠嘴巴喊“沒事沒事”就能頂得住的。
解放軍的意圖也很明顯,除了秀肌肉以外,心理戰的效果也不小。每次軍演,臺灣的防務部門都得忙著發布動態,島內老百姓看著新聞,心里那根弦越繃越緊。
時間長了,這種高壓狀態對臺軍內部的士氣肯定有影響。
臺軍軍官辭職潮是怎么回事
頂著這么大的壓力,臺軍內部開始有點撐不住了。臺媒《菱傳媒》最近報道說,臺軍里頭掀起了一波退伍潮,好多軍官直接遞了辭呈走人。
尤其是2004年、2005年從軍校畢業的那批人,服役滿20年,正好夠拿退休金的年限,很多人二話不說就申請退役。
這幫人不少是中校、上校級別,算是臺軍的中堅力量,他們一走,戰斗力肯定得打折扣。
更夸張的是,連少將這種高級軍官都坐不住了。臺媒說,有幾個少將也提交了退伍申請,這些人手里握著重要崗位,他們跑路對臺軍的指揮鏈條打擊不小。
消息傳出來,島內輿論直接炸了,大家都在問:這到底是咋回事啊?
辭職的原因,臺媒和一些分析都指向了解放軍的壓力。天天面對解放軍這么強的對手,臺軍官兵心里沒底。
不少人覺得,真要打起來,自己就是當炮灰的命。與其提心吊膽等著那一天,還不如早點脫下軍裝,過安穩日子。
還有人抱怨說,臺軍內部待遇不高,訓練強度卻不小,外面壓力又這么大,干下去實在沒啥意思。
臺媒是怎么說的
臺媒對這事兒報道得那叫一個熱鬧。《菱傳媒》直接拋出猛料,說這波辭職潮涉及好幾個層級,從中級軍官到高級軍官都有,規模大到讓人咋舌。
他們提到,2004年畢業的那批軍官退伍最多,2005年的也在私下組群,商量著滿20年就集體走人。
《聯合報》則把矛頭指向了解放軍的圍島行動,說這種高壓環境下,臺軍官兵心理負擔太重,很多人扛不住就選擇了離開。
《自由時報》還從政策角度挖了點東西出來。他們說,臺灣當局這幾年搞了些軍事改革,比如延長兵役、加軍費開支,這些政策讓不少官兵覺得不爽。
尤其是兵役延長,直接影響到基層士氣,大家覺得當兵的時間長了,回報卻沒見漲,心理不平衡。
再加上政治上的一些“去中國化”操作,弄得一些軍官對自己的定位都有點迷糊,干脆就不干了。
不同的臺媒立場不太一樣,但都承認一點:這波辭職潮不是小事,對臺軍的影響是實打實的。
這背后到底啥原因
要說這事兒為啥會鬧成這樣,外因內因都得掰扯掰扯。從外面看,解放軍的軍事壓力是真不小。解放軍現在的裝備和戰斗力,跟臺軍比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公開數據顯示,解放軍東部戰區的兵力部署、海軍艦艇數量、空軍戰機性能,都碾壓臺軍。
臺軍這邊呢,武器老化問題一直沒解決,美援的裝備來得慢不說,還貴得要命。真打起來,臺軍能撐多久,誰心里沒個數嗎?
從內部看,臺灣當局的政策也脫不了干系。延長兵役這事兒,表面上是想加強防務,但基層官兵不買賬,覺得就是給自己加負擔。
軍費倒是年年漲,可花到實處的不多,前線部隊還是喊著缺這缺那。加上政治氛圍越來越緊張,臺軍內部的凝聚力也在下滑。
一些軍官覺得,上面政策瞎折騰,自己干得再賣力也沒用,還不如早點抽身。
還有個現實問題,臺軍的職業吸引力在下降。現在臺灣年輕人找工作,優先考慮科技、金融這些行業,當兵這行不僅危險,社會地位和薪水也不高。
軍官干了20年,拿到的退休金雖然還行,但跟外面一些行業比,完全不香。外面壓力大,內部又沒勁頭,辭職潮自然就來了。
這波辭職潮對臺軍的打擊,絕對不是鬧著玩的。先說中堅力量流失,中校、上校這些軍官走了,臺軍的骨干力量直接被抽掉一塊。
這些人帶兵經驗豐富,戰術水平也不低,他們一走,新人頂上來肯定沒那么快上手,戰斗力短期內得下滑。
再說高級軍官跑路,這對指揮體系的破壞更大。少將這種級別,負責的是戰略層面的決策和協調,他們走了,臺軍的整體調度能力肯定受影響。
尤其是現在這種敏感時期,指揮鏈條要是出問題,后果不堪設想。
最后,士氣這東西也很要命。軍官帶頭辭職,底下士兵看著能不慌嗎?
結語
說到底,這波辭職潮算是臺灣防務現狀的一個縮影。解放軍的圍島壓力擺在那兒,硬實力差距明擺著,臺軍想硬扛確實費勁。
臺灣當局這幾年在軍事上花了不少心思,可效果不咋樣,反倒讓內部矛盾更突出。軍官跑路這事兒,既是外部壓力的結果,也是內部問題的爆發。
對臺灣來說,現在得好好想想咋辦。光靠喊口號、加軍費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穩定軍心、提升戰斗力,這些事兒得實打實地干。
換個角度看,臺灣當局是不是也該琢磨下,跟大陸的關系能不能緩和點?老這么劍拔弩張,壓力全壓在臺軍身上,誰受得了啊?
從整個局勢來看,臺灣回歸祖國是未來必然的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