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天光漸亮,早班校車載著十幾個穿校服的孩子掠過陽新縣白沙鎮大林村山水間,車尾甩下一串串銀鈴似的笑聲。這條新鋪的柏油路如黑色綢緞,蜿蜒著穿過八道山彎,將散落在山丘間的大林村七個自然彎連綴成串。
晨曦,出工的摩托、運建材的卡車、散步的老漢,都在這黑絲帶上拖出細長的影子。“通村柏油路的建成通車,無論是村民的出行勞作,還是山貨的貿易,便利多了,大大加快了山村與外界的密切往來。”大村村村民田業政說。
走進大林村李昌組,一幅生態宜居的鄉村畫卷映入眼簾。新硬化的水泥路直達家門口,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綠意盎然,文化墻上的山水風光與農家的裊裊炊煙相映成趣.....近年來,大林村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全力推進美麗宜居村莊建設,讓鄉村舊貌換新顏,為鄉村振興增添亮麗底色。
“曾經的馮家組道路坑洼、雜物亂堆、污水橫流,人居環境問題突出。現在,路面硬化家家通,門囗當家塘清澈見底,紅錦鯉魚追逐閑游,村民們多年想改變村容村貌的愿景,在這屆村兩委的帶領下,實現了宜居宜業。”村民馮進乾說。
“村民所盼望的,正是村干部所努力奮斗的!”大林村村支書李于林說。三年以來,村兩委通過科學規劃、多方聯動、精準施策,讓昔日的村莊煥發出勃勃生機。
據統計,累計硬化入戶道路3000余米,新建排水溝渠1500米,安裝太陽能路燈22盞,完成池塘清淤13處,拆除危舊房屋和亂搭亂建19處300多平方米。通過新建污水處理管網,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達95%,有效改善了水環境質量。同時,推進“廁所革命”,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0%,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大林村依港而建,依港而興。村口的長樂港是當地居民生產、生活主要水源。自陽新縣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開展以來,村兩委統籌“山水林田路”系統治理,系統謀劃,分步實施,結合“共同締造”理念,全力推進良薦河上游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著力打造生態美、產業強、百姓富的水美鄉村、夢里田園。
為補齊長樂港環境整治短板,大林村對李昌組、時茂組等7個村12個點位開展污水治理項目,建設生活污水處理收集點,切實改善污水直排問題。同時完善路網、溝渠等基礎設施建設。據統計,截至目前,已完成村主干道3.5公里除草除雜,清理溝渠10條,長度960米,實現長樂港堤路合一提檔升級項目改造任務。
如今,大林村實現了“路平、水清、燈亮、景美”,村民滿意度顯著提升。
陽新縣衛生健康監督執法局掛點幫扶大林村,駐村工作隊乘勢而上,在完善基礎設施的同時,注重生態修復和綠化美化,讓鄉村既有“顏值”又有“氣質”。他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閑置空地,打造“微花園”“微菜園”“美麗庭院”示范點10多處。種植紅葉石楠、桃李等觀賞植物200株,保留原有鄉土樹種50余棵,形成“推窗見綠、移步皆景”的景觀效果。
人居環境提升,讓鄉村煥發新生機;生態與文化融合,為美麗鄉村增添動人色彩。“下一步,大村林將繼續深化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探索‘美麗鄉村+’發展模式,讓鄉村振興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駐村第一書記柯圣興說。(羅臻 吳珍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