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朗普現在可以說是“危機四伏”。
因為關稅政策,美國加州開啟了打響“戰爭”的第一槍,率先決定起訴特朗普。
讓人沒想到的是,緊接著又有12個州宣布將聯合起訴特朗普政府。
可以說這場史無前例的"州際聯盟"行動,被視為對特朗普政策的集體反抗。
州際聯盟:特朗普政府的"后院起火"
加利福尼亞州這個美國經濟第一大州,向來以敢說敢做著稱。
這次更是一馬當先,率先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說不。
當地時間4月16日,加州州長紐森毫不客氣地將特朗普政府告上了法庭,指控其關稅政策違法。
這一舉動就像是一顆重磅炸彈,在美國政壇掀起了軒然大波,說實在的這種州政府直接起訴聯邦政府的場面,在美國歷史上也是相當罕見。
而加州州長表示加州作為美國經濟的重要引擎,其2023年GDP達到3.9萬億美元,展現出強大的經濟實力。
作為美國最大的商品進口州,該州2024年進出口貿易總額接近6750億美元,凸顯了其在全球貿易中的重要地位。
州長紐森特別強調,加州作為美國人口和經濟規模最大的州,其經濟影響力不容忽視。
這一系列數據不僅反映了加州的經濟活力,也體現了其在美國經濟版圖中的核心地位,任何經濟政策的變化都可能對加州產生深遠影響。
不過加州可不是在唱獨角戲,緊隨其后美國當地時間4月23日,由俄勒岡州牽頭的12個州組成了一個聲勢浩大的訴訟聯盟。
這些州包括亞利桑那、科羅拉多、康涅狄格、特拉華、伊利諾伊、緬因、明尼蘇達、內華達、新墨西哥、紐約和佛蒙特。
他們共同向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提起訴訟,直指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是"一時興起,而非合法權力的正當行使"。
這13個州的聯合行動,可不是簡單的政治表態,要知道加州的經濟體量堪稱恐怖,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僅次于美國、中國和歐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州的反抗并非無的放矢。
他們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經嚴重擾亂了供應鏈,推高了政府和民眾的成本。
俄勒岡州總檢察長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些關稅不僅僅是紙面上的數字,而是實實在在影響著每個人錢包、工作和未來的負擔。
說到底這場"州際聯盟"的形成,折射出美國政治體系中的深層矛盾。
州政府和聯邦政府之間的權力博弈,在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下達到了新的高潮。
更有意思的是,美國的州長們并不需要擔心遭到總統的報復,因為按照美國的政治制度,州長就像美聯儲一樣,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機構,特朗普根本無權對其進行人事調整或罷免。
可以說這場"后院起火"的戲碼還在持續上演,從目前的態勢來看,這13個州的聯合行動很可能只是個開始。
畢竟美國一共有50個州,現在已經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州站出來反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
這種內部分裂的局面,對于特朗普政府來說,無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而美國的“混亂”還不止州長聯合起訴特朗普,民眾的生活確實遭遇到了非常大的影響。
從制造業到零售業的連鎖反應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就像是一塊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在美國經濟各個領域激起了層層漣漪。
首當其沖的就是汽車制造業,這個曾經讓美國引以為傲的支柱產業。
沃爾沃汽車公司最近宣布,由于關稅導致的成本壓力,不得不裁減約800到1150名員工。這可不是個小數字,這些家庭的生活將因此受到影響。
小企業主們更是叫苦不迭,在紐約經營一家小型電子配件店的約翰·史密斯說,他的進貨成本已經上漲了25%,不得不將部分商品價格提高了15%。
即便如此,利潤空間還是被大幅壓縮,更糟糕的是,由于成本上升,它不得不凍結了新的訂單,并考慮裁員,而這樣的情況在美國各地的小企業中比比皆是。
而供應鏈的混亂更是讓企業雪上加霜,由于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許多企業不得不重新規劃供應鏈,這導致物流成本大幅上升。
這種經濟震蕩正在從制造業和零售業向其他行業蔓延,科技、金融、服務業都開始感受到壓力。
而特朗普對華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
特朗普從強硬到示好
面對國內外的重重壓力,特朗普政府的態度開始出現微妙的變化。
這位以強硬著稱的總統,在多個場合暗示將"大幅降低"對中國的高額關稅,尤其是在美國當地時間22日。
他在接受采訪的時候明確的表示,對中國征收的145%的關稅確實是比較的高了,未來將會大幅度的下降關稅。
但同時他也明確表示,這樣的關稅并不會下降到0。
而隨后美國的媒體就開始透露風聲,表示關稅降幅或將達到90%,最終的關稅可能會在50%到65%之間。
可以說面對特朗普這種轉變來得突然,卻也在情理之中。畢竟,美國國內的經濟壓力已經讓特朗普政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特朗普在記者會上表示,他正在考慮與中國達成一項"重大協議"。
這種表態與他之前的強硬立場形成了鮮明對比,要知道就在幾個月前,特朗普還在社交媒體上大肆宣揚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必要性,聲稱這是"保護美國利益"的必要手段。
然而中國方面的反應卻出人意料地冷靜。
面對記者提問的中美雙方正在進行談判,甚至將會達成協議的新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明確表示,這些都是假消息。
同時也再次強調中美雙方并未就關稅問題進行任何實質性的磋商或談判。
但中國方面的立場很明確,如果美方真的想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就應該停止極限施壓。
任何對話都必須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這種表態既體現了中國的外交智慧,也展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有意思的是,就在特朗普政府釋放緩和信號的同時,美國國內的反關稅聲音卻越來越強烈。
除了13個州的聯合訴訟外,美國商會、全國制造商協會等商業組織也在不斷施壓,這些組織代表了美國經濟的各個領域,他們的聲音不容忽視。
說到底特朗普政府的這種態度轉變,與其說是主動示好,不如說是被形勢所迫。
美國國內的經濟壓力、政治壓力,以及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都在迫使特朗普政府重新考慮其貿易政策。
湖南日報2025-04-23——外媒:特朗普稱或將“大幅降低”對中國的關稅
財聯社2025-04-24——中美正就關稅問題談判甚至會達成協議?外交部:都是假消息
北青網2025-04-24——又增12州起訴特朗普政府 “美國反對美國”愈演愈烈
光明網2025-04-24——美國12州共同起訴聯邦政府“對等關稅”違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