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蜜蜂蜇一下
很疼
被馬蜂蜇到
卻有可能鬧出人命
2024年9月
一對堂兄弟相約采摘馬蜂窩
不料導致路過的老人被蜇中毒身亡
今年1月
兄弟倆因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
被提起公訴
一窩馬蜂的殺傷力
為何這么強?
老人被馬蜂“圍攻”
聽說用馬蜂泡酒可以治療痛風,2024年9月,家住貴州省畢節市的陳載與堂弟陳新兩人相約去采摘馬蜂窩,他們帶上防蜂服、梯子、鋸子等工具,在一棵香椿樹上發現了蜂窩。
起訴書顯示,在陳載、陳新計劃采摘馬蜂窩時,曾有3人路過事發地,提醒他們不要亂捅蜂窩,以免蜇傷路?。然而,在采摘的過程當中,樹枝突然被鋸斷,蜂窩外殼脫落,?量馬蜂飛出,2人見狀騎車離開現場。
當時,七旬老人賀清剛好路過此地,兄弟倆沒有注意到她,也沒有想到之后老人會因遭遇蜂蜇而離世,“只曉得叮到人了,沒想到會出人命。”
圖源:封面新聞
聽說母親被馬蜂蜇了,賀清的兒子劉剛立即騎車趕往事發地,10分鐘后,他見到了被蜂群“圍攻”的母親,又急又心痛:“那蜂子起碼有幾百上千只,圍著我母親打轉,蜇她。”當時,沒人敢上前去幫忙。劉剛接過周邊人遞來的防蜂服,迅速穿上,跑向蜂群趕走它們,將母親背了回來。
賀清的大兒子劉康聽現場人員說,這群馬蜂一直追著母親,“我媽70歲了,遭蜂子叮了就跑不動。”盡管脫困后被緊急送醫,賀清仍不治身亡。經貴州名鑒司法鑒定中?鑒定,賀清系被?量蜂蜇后蜂毒中毒身亡。
劉康表示,這件事對他家庭的影響非常大,但他覺得,肇事者也不是有意的,“大家都不愿意看到這種事發生。”
事發后,陳新支付了賀清家屬3萬元喪葬費,陳載賠償了賀清家屬16萬元。2024年10月22日,賀清家屬出具諒解書對陳載予以諒解。
2025年1月,陳載、陳新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一案,移送至當地檢察院審查起訴。檢察院認為,被告?陳載、陳新在采摘蜂窩過程中,明知可能發?致?傷亡的后果,但輕信能夠避免,導致??死亡,其?為已觸犯《中華?民共和國刑法》第?百三?三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過失致?死亡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2025年2月,此案開庭審理。被告人陳載的辯護律師提出辯護意見,公訴機關指控陳載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罪名不能成立,本案系一起意外事件,依法應當判決無罪。
辯護律師分析說,在事發的整個過程中,陳載、陳新均盡到了合理的注意義務,且在發現馬蜂窩難以弄下的情形下主動停下來,故二者并不存在刑法上的疏忽大意的過失或過于自信的過失行為,更沒有讓馬蜂蜇人死亡的主觀放任意思。其次,馬蜂蜇人死亡本身屬于極低的概率事件,對于大眾而言,這本身超越了大眾應當具備的預見能力。因此,對于死者死亡結果而言,被告人是不具備預見能力的。
他認為,“此次事件中,被告人的危害行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并非直接的決定性作用,系原因力的結合所致,符合民事侵權責任的范疇,危害行為與危害后果之間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對于此案,律師徐昕分析認為,盡管陳載搗蜂窩引發了蜂群騷動,但這一行為與賀清的死亡結果并無直接因果關系。“賀清的死亡與同行的人招惹蜂群的行為,其自身的年邁身體狀況、逃離蜂群的疏忽,急救過程中的延誤等都有密切關聯,多種因素交織更屬意外事件,故并未達到刑法上關于過失犯罪的標準。因此,陳載是無罪的。”徐昕說。
4月22日,距離開庭已經過去近2個月,陳載一直在等,未知的判決、10多萬元的外債,他迫切需要拿到一個結果。“事情出了就要面對”,陳載表示,無論結果如何,他都希望早日拿到判決,積極配合處理。
馬蜂毒素能要命
傷人事件屢發生
近年來,關于馬蜂蜇人的事件并不少見。
2023年7月27日,浙江永康一男子在山上被馬蜂蜇傷,其背部、腹部和臀部均被馬蜂蜇傷,毒素蔓延后男子全身麻痹,所幸救援及時,身體無大礙。
2023年,河南洛陽一名46歲的男子到自家平房上干活,不料被一群馬蜂攻擊,短短幾分鐘,男子就出現了呼吸困難、嘴唇發紫等癥狀。遺憾的是,醫生在重癥監護室搶救了一周,未能挽回其生命。
2023年,四川瀘州38歲的民間航拍攝影者宋某某在古藺縣白泥鎮山區航拍時,因尋找無人機被野蜂蜇傷,經搶救無效身亡。
2024年底,四川南充一男子意外被馬蜂蜇傷了后腦,在前往診所求醫時,男子出現了頭暈、嘔吐的癥狀,隨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前往醫院,然而,11月2日,男子病情惡化,經醫院搶救無效去世。
被馬蜂蜇了,這么要命嗎?胡蜂,也名馬蜂、黃蜂、草蜂等。世界上已知胡蜂種類有5000多種,我國記載的有200余種。
提起蜂蜇傷,我們常常會想到蜜蜂,蜜蜂總科包含多種蜂類,多有毒刺,一般蜜蜂只能蜇一次,而胡蜂科是除蜜蜂類及螞蟻類之外的最能蜇刺人的昆蟲之一,體大身長,毒性也大,胡蜂具有極強的攻擊性,由于毒刺結構特別,刺入受害者皮膚釋放毒素后可輕易拔出,可以蜇多次。
浙江醫院急診科戴海文主任醫師表示,被胡蜂蜇后,局部傷口可出現疼痛、紅腫、丘疹及紅斑,或中心壞死性病灶,嚴重時引起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可伴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全身多系統損害,嚴重中毒者可死亡。
四川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章曉紅介紹,馬蜂蜇人危害人體健康,主要是其毒素劑量累積導致,比如頭臉部、上頸部等靠近心臟部位,有超過10處被蜇,就是比較危險的情況。另外一種危險是人體對毒素中的一些物質也可能出現過敏反應,如被蜇后6個小時之內出現蜇傷處水腫、皮疹、上呼吸道水腫、過敏性休克等。
路遇馬蜂,如何應對?
蜂蜇傷后果很嚴重,切莫大意。若被蜂蜇傷,第一時間要認清“兇手”。
如何區分蜜蜂與馬蜂?
馬蜂腰明顯,且頭部及身體光滑,蜜蜂反之,即馬蜂光溜溜,蜜蜂毛絨絨。
被蜜蜂蜇傷后,可以在傷口處看見一根毒針和一條黑線,而被馬蜂蜇傷后很少在傷口處看到毒針。
被馬蜂蜇傷時,通常出現蜇傷處疼痛,皮膚呈局部瘀斑,周圍伴發蕁麻疹樣改變。被蜜蜂蜇傷或其他蚊蟲叮咬后,通常會出現局部皮膚腫脹、充血,伴有疼痛或瘙癢等癥狀。
被馬蜂蜇傷如何處理?
馬蜂蜇傷早期救治是防止發展為重癥的關鍵。如果判斷被馬蜂蜇傷,應立即前往醫院,迅速評估病情。
馬蜂蜇傷局部治療:1.對蜇刺仍遺留在皮膚者,可拔除或膠布粘貼拔除以及拔罐取毒針,不能擠壓;2.局部用清水或生理鹽水進行沖洗,或選擇弱酸性液體如食醋等;3.蛇藥片口服或碾碎調成糊狀涂抹傷處;4.建議初步處理后盡快轉往醫療機構進行治療。
而蜜蜂蜇傷一般不會造成全身多臟器功能損害,以局部治療為主。蜜蜂蜇傷后有毒刺,毒液成酸性,可用弱堿性液體沖洗,如肥皂水或2%-3%碳酸氫鈉溶液等。過敏體質、特殊體質的人及時就醫。
外出時如何避免被蜂蜇?
1.蜜蜂通常不會隨意攻擊人類,遇見蜜蜂,不要用手揮舞驅趕,遠離它即可。相反,如果極力抵抗,蜜蜂會誤認為遭到攻擊,甚至發出訊息招來群蜂進行集體攻擊。
2.馬蜂一般不主動攻擊人,只有在受到驚擾時,或環境中有其他化學品氣味刺激時,才會襲擊人。
3.醫生提醒,去野外盡量避免穿著色澤鮮艷或黑色的衣服,建議穿白色、綠色、卡其色服裝。
4.如果發現馬蜂,千萬不要奔跑、鞭打或撲打,保持靜止,最好等到馬蜂飛走以后再離開。
5.另外,要避免使用含香味的防曬霜、香水等化妝品。保管好食物和飲料,避免含糖和甜味飲料外露。
6.若是不小心在山上、野外碰上了馬蜂蜂巢,立即遠離,以免驚動、侵擾整個蜂群。
(央視網微信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