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藍營反制大罷免總顯被動?外界分析根本原因,那就是韓國瑜尚未使出全力,而賴清德真正忌憚的政敵,正是擁有強大“韓粉”支持的韓國瑜。
也由此在藍營不斷陷入被動之時,韓國瑜的一舉一動就備受外界矚目,有人甚至認為,在這場抗爭綠營的較量中,韓國瑜將會起到決定性作用,到最后事態極有可能發展成“韓賴對決”。
不得不說藍營當下面臨的困境,對現任黨主席朱立倫來說是政治生涯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有著“政壇精算師”的他,更適合運籌帷幄,調動各種資源進行整合分配,平衡內部爭議實現面上的最大團結。然而面對綠營推倒一切規則,要對藍營抄家滅門,此時就需要領頭人展現出超然的勇氣以及足夠激發支持者熱情的號召力,而這恰恰是朱立倫的軟肋。
由此無論他帶領藍營到到檢調抗議,還是發動民眾在4月26日發出吶喊,給外界的感覺總有點不夠有力度之感。對于這次藍營牽頭發動的抗議綠營司法打壓的街頭活動,朱立倫可以說寄予厚望,由此才不惜放下身段主動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見面,看得出來對他而言,這場活動的成敗已經與藍營未來的命運進行了深度綁定。
然而外界的焦點依然沒在他身上,人們一度更關注藍營執政縣市長是否會力挺,尤其是極有可能在接下來帶領藍營的盧秀燕,以及一直與朱立倫不同調的侯友宜到底是何反應。然而人們真正在意的,還是現任立法機構負責人韓國瑜,到底會不會站出來。也由此繼侯友宜、盧秀燕先后表態之后,外界將全部的注意力,都聚焦到韓國瑜身上。
外界也在不斷造勢,包括資深韓粉、政論名嘴都紛紛喊話韓國瑜,讓其不要再溫良恭儉讓,更不要被所謂中立原則成為包袱,面對綠營企圖要消滅藍營,此時他必須要站出來。
最終千呼萬喚之下,韓國瑜終于表態,不僅號召民眾要站出來,自己也一定會參加。
不得不說此舉完全超乎綠營的預料,他們一度寄望韓國瑜受限于立法機構負責人身份,為了自保也好,為了議事中立原則也罷,不會牽扯其中。這也成為讓他們認為,4月26日這場活動,掀不起多大風浪的重要依據。
然而現在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韓國瑜的表態極有可能最大限度激發中間選民的熱情,為此綠營將炮口一致對準韓國瑜。先是綠營黨團最活躍的吳思瑤,認為韓國瑜此舉就是為了在藍營刷存在感,想要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影響力;緊接著綠營發言人也批評,韓國瑜此舉完全喪失中立性,根本不適應立法機構負責人一職。
可見韓國瑜的表態讓綠營徹底慌了,如果說此前各路人馬先后表態,還算是藍綠基本盤的對決,那么隨著韓國瑜的加入,不僅可以最大限度發揮島內龐大“韓粉”群體,還能對中間選民產生強烈影響,顯然儼然變成島內六成民意,與綠營基本盤的對決,而這正是賴清德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以為這就完了?當然沒有,讓賴清德最擔心的是,事態發展到最后,藍營極有可能讓島內反綠逐漸走向反賴。說白了賴清德搞“綠色獨裁”,不僅引發藍綠等在野政黨的不滿,也會讓綠營自身被裂解,但藍營逐漸將賴清德與“獨裁”掛上鉤,他將逐漸被塑造成藍綠白的公敵。
目前這種現象已經顯現,包括很多綠營資深大佬已經開始與其切割,包括陳水扁、謝長廷、呂秀蓮等人,此外綠營遭受賴清德打壓的縣市長候選人,也對其霸道的作風頗為不滿。而藍營也極力在這些縣市給予這些人輿論上的支持,包括高雄的林岱樺,臺南的陳亭妃等等,先后遭到賴清德打壓,隨著島內縣市選舉的臨近,他們也必然會成為綠開始裂解的信號。
可以說賴清德最擔心就是自己及身邊的一小撮人,被逐漸塑造成“島內公敵”,到最后綠營也會不斷與其切割,而無疑韓國瑜將起到關鍵的驅動作用。
這全都因為,他是目前藍營內對中間選民影響最大的政治人物,這得益于韓自上任以來對其中立形象的打造,藍綠政黨斗爭越激烈,就越能彰顯韓國瑜的影響力。也由此有人預言,這場藍綠政斗最終的走向,將演變成韓國瑜與賴清德的終極對決,恐怕并不為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