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長三角法治建設的重要陣地,南京不僅孕育了多所知名法學院校,更以“法治江蘇”建設為引領,推動法學教育與時代需求深度融合。近年來,隨著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數字經濟法治化等政策推進,兼具專業深度與跨界能力的法律人才成為市場新寵。而在南京審計大學,一所依托審計學科優勢、以“法學+”為特色的法學院,正以低調的姿態培育著新時代的法治先鋒。
南京審計大學法學院的歷史可追溯至1983年,彼時學校便開設經濟法課程,成為全國最早將法學與財經結合的院校之一。1997年,在審計署支持下設立經濟法學本科專業,2008年正式成立法學院,2018年獲批江蘇省首家監察學院(后更名為紀檢監察學院),并成為全國唯一設立審計法學碩士點的高校。歷經四十余年發展,學院已躋身江蘇省重點學科,法學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學科排名進入軟科中國最好學科前百強,堪稱財經類院校中的法學標桿。
學院以“新法科”理念重構人才培養體系,打破傳統法學單一模式,開設法學、法學(監察方向)、法學(法務會計方向)、法學(法務金融方向)四大本科方向。其中,法務會計與法務金融為江蘇省獨家開設,融合會計、金融與法律課程,培養“既懂查賬又懂合規”的復合人才;監察方向則依托全國首個監察學院,課程涵蓋黨內法規、職務犯罪調查等特色內容,直指紀檢監察系統人才需求。這種“法學+”的復合型培養路徑,使畢業生既能處理傳統法律事務,又能應對金融審計、企業合規等新興領域挑戰。
學院的學科創新與進步都離不開師資力量。58名專任教師中,教授13人、副教授24人,95%為“雙師型”或“三師型”人才,兼具律師、仲裁員、政府法律顧問等實務經驗。師資團隊中不乏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司法部優秀教師、江蘇省“十大優秀中青年法學家”等榮譽獲得者,更有1人擔任省委省政府法律顧問,3人參與法官檢察官遴選委員會。此外,學院聘請82名法律實務專家作為校外導師,與浦口區司法局等共建實踐基地,確保教學與行業前沿無縫對接。
就業前景上,學院近五年平均就業率高達97%,公務員與研究生錄取率穩居高位。畢業生遍布最高人民法院、審計署、紀檢監察系統、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及紅圈律所,2022屆299名本科生中264人已落實去向,40名研究生除1人讀博外全員就業。獨特的“法學+審計/金融”背景讓畢業生在政府審計、企業合規、金融風控等領域優勢顯著,部分法務會計方向學生更斬獲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offer。
從秦淮河畔到法治中國,南京審計大學法學院以“小而精”的定位,在審計與法律交叉領域開辟出一條特色之路。這里不僅是法科生的成長搖籃,更是國家治理現代化亟需的復合型法治人才的孵化器。未來,隨著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這所“低調的實力派”學院,必將以更鮮明的特色、更扎實的育人成果,繼續書寫法學教育的創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