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特朗普沒想明白,對全球經濟來說,美國已經不再是不可或缺的國家
美國長期以來利用市場準入作為誘餌,要求貿易伙伴降低關稅,接受美國在知識產權等領域的規則。或許這種策略最后的高光時刻,是2016年簽署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由12個亞太國家簽署,旨在通過這些親美經濟體對中國形成包圍。
但國會阻止了協議的推進,最終特朗普在2017年徹底退出。被冷落的各國,隨后將TPP改造為“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并刪除了美國當初強加的知識產權條款。
從那以后,美國利用本土市場作為貿易杠桿的能力不斷減弱,不僅因為美國在全球經濟中所占比例逐步下降,也因為在華盛頓,貿易協議已經變得政治高度敏感。拜登政府試圖通過“印太經濟框架”恢復美國在亞太的影響力。但這個框架只要求伙伴國家接受美國的勞工標準和其他規則,卻沒有在出口市場方面給予回報,在亞太地區引起了普遍困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