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林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G324玉林市繞城公路工程前期工作及初步勘察設計工作服務招標》公告,看來玉林人日盼夜盼的三環路真的快來了!
隨著玉林城區規模持續擴張,完善交通網絡的需求愈發迫切。通過構建三環路,能夠有效分流中重型車輛,緩解教育東路的交通壓力,減少噪音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現有的一環路(12.31公里)和二環路(35公里)已無法滿足城市擴張需求。三環路將連接北流、福綿、珊羅等區域,形成放射環狀路網,優化城市內部與外部交通的銜接,縮短通勤時間。
如此一來,玉林的交通環境將得到顯著改善,城市的宜居水平也將大幅提升,真正成為一座讓居民滿意、向往的宜居城市。這不,對玉林三環的需求日益迫切。
綜合來看,玉林三環路的建設具有顯著必要性,它不僅是緩解當前交通矛盾的迫切需求,更是推動城市擴容、產業升級和宜居環境提升的戰略舉措。
原以為三環,應該就是在地圖上二環路和環城高速之間大概畫一個圓圈。看報道里的介紹,又似乎不像。
據了解,玉林市三環路規劃東起北流市民安鎮花石埌村,往西經過民樂鎮附近與G80廣昆高速北流支線交叉,在新圩鎮與玉林至鐵山港高速公路相交,在大塘鎮接上G80廣昆高速玉林支線,并由高速公路支線廊道至鐘周村、往西至仁厚鎮,再由南至東經福綿區,新橋鎮,珊羅鎮,在塘岸鎮與玉鐵高速公路相交,過北流市城南中學,回至起點。路線總長107公里,按雙向八車道一級公路標準,總投資約170多億元。
下面為意向圖
三環路這次終于動真格的了!起點在北流東邊的民安鎮,終點還經過城南中學,這么一兜,直接把玉林和北流城區圍了個圈。這不就是大家一直說的‘玉北同城化’要來了嗎?想想還挺讓人期待的。
不過話說回來,三環路開工的消息傳了這么多年,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現在總算有點實際動作了。希望這次別像二環路那樣,不要這么波折啊!
玉林是廣西較早規劃二環路的城市,上世紀90年代就修建了城北段,并預留雙向八車道空間。2003年興六高速通車時,二環北路已建成。但此后建設長期停滯,直到2013年二環東路段才以雙向四車道通車,2016年部分路段擴建為八車道。2020年二環西路通車,2021年天河東路完工,這條歷時二十多年的環城路終實現閉環,令人感慨萬千。
玉林二環路只有短短的35公里,卻用了20多年才實現全線貫通。現在三環路107公里,如果按照以前的速度何年何月才能實現閉環?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大大的問號。
這個項目是放眼長遠,還是急功近利?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三環路項目總長107公里,分兩期建設(一期2026年開工,二期2030年建成),這種分階段推進方式體現了對城市發展節奏的科學預判,而非追求短期政績。
玉林作為廣西重要工業基地,近年民營經濟快速發展,但主城區人口密集、土地資源緊張。三環路連接北流、福綿等區域,為產業外溢、新城區開發預留空間,符合“產城融合”的長遠規劃邏輯。
三環路串聯多個鄉鎮及工業區(如北流陶瓷產業帶、福綿服裝產業區),有望復制二環路帶動福綿經濟開發區的成功經驗。同時,其與G80廣昆高速等主干道的銜接,將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業運輸成本,助力玉林內燃機、陶瓷等支柱產業的轉型升級。
影響項目進展主要是資金問題,本項目總投資170億元中一期由PPP模式分擔27億元。這種機制既緩解了短期資金壓力,又通過市場化運作提升建設效率,符合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的長期理念。
但也需警惕短期思維陷阱,吸取歷史教訓的警示。二環路曾因資金壓力、征地糾紛等問題停滯多年,導致“斷頭路”現象。三環路需避免重蹈覆轍,尤其在土地征收、生態保護等方面需強化科學評估與公眾參與,否則可能因短期決策失誤引發長期矛盾。
玉林三環路項目本質上是立足長遠的戰略性基礎設施,其必要性源于城市發展規律與經濟轉型需求,而非短期政績驅動。盡管存在資金壓力、征地風險等短期挑戰,但通過分期實施、PPP模式及政策協同,項目更傾向于“用短期投入換取長期效益”的理性決策。
三環路有望成為玉林邁向現代化中型城市的關鍵跳板,實現“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長遠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