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多家權威媒體紛紛披露,中國因關稅貿易因素及成本控制考量,已暫時中止了波音飛機的進口及相關零部件的采購。
此番決定,標志著中國與波音公司之間的業務合作遭遇了暫時的停頓。
據外媒此前報道,中國甚至已退還兩架波音飛機至美國,但這些消息始終未得到波音官方的正面確認。
美國業內普遍認為,鑒于雙方龐大的訂單量及中國對波音零部件的依賴,完全脫鉤并不現實。
據知情人士透露,隨著貿易緊張局勢的升級,中國已全面暫停了包括石油、天然氣、牛肉在內的多項來自美國的進口商品。
針對波音飛機的進口暫停,中國已制定“應急方案”,即進一步擴大與空客的合作市場,并加速推進國產大飛機C919的量產進程,以確保國內市場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對于與波音尚未履行的訂單,目前各方均未能給出明確的處理方案或預測;若美國方面的關稅政策不發生改變,波音飛機對于中國而言,或將成為“難以承受之重”。
一周之后,即23日,多家媒體再次聚焦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凱利·奧特伯格終于公開回應,確認了因美中貿易戰的影響,中國已暫停接收新飛機的事實。
他強調,當前的主要挑戰在于“不利的關稅環境”,但波音公司不會因此動搖其復蘇的決心。
今年,波音對華原計劃交付50架飛機,若中國方面愿意接收,波音將給予機會;否則,他們將“不會無限期等待”,考慮將訂單轉向其他國家。
此言論被解讀為對中國的一種“警示”,暗示若不及時恢復合作,波音將轉移訂單。
然而,考慮到當前中美貿易關系的特殊性,有觀點認為波音應給予更長的寬限期,直至貿易環境改善。
另有分析指出,波音公司之所以表現出強硬態度,部分原因在于其近年來因多起事故導致的嚴重虧損,急需通過催促中國接收訂單來緩解財務壓力。
同時,有媒體報道稱,在中國退訂后,印度和馬來西亞表達了接收這兩架飛機的意愿,并與美國進行了協商。
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波音的信心,認為即使失去中國部分訂單,仍有其他市場可以填補。
但評論指出,馬來西亞和印度的需求相比中國而言有限,對于波音的整體危機而言只是杯水車薪。
中國作為波音的重要客戶,波音公司的強硬態度及其背后的邏輯,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