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醫院多學科聯合診療肥胖癥中心建設指南》團體標準技術審查會在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召開,經過認真審查、充分討論和質詢,審查專家組一致同意本標準通過技術審查。
據悉,該標準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提出、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歸口,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院長陳燕銘副牽頭,聯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省公共衛生研究院和廣州達安臨床檢驗中心有限公司多家單位共同起草編制。該標準創新性構建“診療-管理-質控”三位一體的建設框架,對“醫院多學科聯合診療肥胖癥中心建設”的組織管理、質控體系等諸多環節作出標準化規范,形成“3+N”多學科協作、“一站式”診斷與治療模式。標準研制緊密結合國家《“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為落實慢性病防治關口前移提供了可復制的建設藍本,對于提高肥胖癥診療服務質量、保障患者安全、促進醫療資源合理配置有著重要意義,有望為合力推動我國肥胖癥規范化診療體系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會議由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孫炳剛主持開場,并就此次審查內容、目的以及有關重要事項向與會專家進行說明。編寫組代表結合標準制定背景、意義及必要性、編制原則及依據、編制過程、主要技術內容、先進性和創新性,對目前標準的編制情況展開詳細匯報。
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孫炳剛主持會議
陳燕銘副院長做標準基本情況介紹
編寫組做《醫院多學科聯合診療肥胖癥中心建設指南》技術審查匯報
技術評審環節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黨委書記張清彬擔任組長。審查專家組對標準稿內容進行了逐章逐條、認真細致的審查,并對相關章節結構、條文內容等提出若干修改優化意見。
張清彬教授主持技術審查環節
后續,編寫組將根據專家組所提出的修改意見及建議對標準進行完善,形成報批稿等材料,嚴格按照《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的規定報送學會批準發布。
專家組提出標準修改建議
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孫炳剛表示,學會一直致力于標準制修訂和行業標準體系研究等工作,主導和參與多項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該標準是學會構建精準醫學標準體系的重要成果,期待未來能夠在全國范圍落地見效。同時,學會將持續優化標準化服務機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著眼行業需要,扎實推動標準研制工作,提升標準與產業發展的結合度,為標準建設作出貢獻。
出席參與技術審查會議的專家有:
張清彬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黨委書記/主任醫師、教授
姜華艷 國際標準化組織醫學實驗室檢驗和體外診斷系統技術委員會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工作組(ISO/TC 212/WG 1)專家、新冠檢測質量聯合工作組(ISO/TC 212/JWG 6)專家、ISO/TC 212國內技術對口工作組專家;信息技術聯合委員會生物特征識別分委會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的技術實現工作組(ISO/IEC JTC1/SC37/ WG 4)專家等,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質量與標準化辦公室主任(線上)
傅承主 廣東省衛健委事務中心副主任
梁 寧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所四級調研員
賈艷濱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華僑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
歐陽平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主任醫師
陳 苒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對外聯絡部暨OPO主任/主任護師
張 彥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醫學遺傳中心副主任/主任技師
伍 珂 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標準信息中心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楊曉峰 廣州市標準化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任
出席參與技術審查會議的編寫組成員有:
陳燕銘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院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科帶頭人、廣東省糖尿病防治重點實驗室主任/主任醫師、教授
朱延華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減重醫學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
陳圖鋒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胃腸外科主任、減重醫學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
葉 進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醫師
雷普潤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
楊 奕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