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了解到,全省第一部工業遺產保護地方性法規《玉溪市易門銅礦國家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條例》將于5月1日實施。
制定該條例對加強易門銅礦國家工業遺產的保護和活化利用,傳承和展示工業精神,弘揚工業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重要作用。條例的出臺,是玉溪市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工作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標志著易門銅礦國家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工作正式邁入法治化軌道。
易門銅礦位于易門縣綠汁鎮,是我省古老銅礦區之一,是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項目,是中國八大銅礦之一。礦區多項指標曾達國際、國內先進水平,是我國銅礦發展前沿技術的代表,也是中國銅礦史的重要縮影和銅業發展的一面旗幟。歷經70余年的風雨,易門銅礦完成了其歷史使命,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條例共有14條,其中明確了禁止破壞或者損害工業遺產的行為以及相應的法律責任等相關內容。”玉溪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川銘介紹,20世紀末,隨著銅礦資源的逐年枯竭,礦山相繼關閉停產,留下了一批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歷史文化價值的工業遺產,見證了時代的發展變遷。這些工業遺產是具有歷史、技術、社會、建筑和科學價值的工業文化遺跡,是工業文明的重要載體、時代發展的標志和見證。2020年,易門銅礦被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也是玉溪市目前成功申報的第一個國家工業遺產,其中木奔選廠、易門礦務局機修廠、木奔變電站、礦務局客車庫、木奔大橋、吊橋、蘇聯專家樓、綠汁電影院等設備、鑄件木模被認定為核心物項。這些工業遺跡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價值,同時也具有重要的科技價值、經濟價值和情感價值。
該條例第十二條第二款明確規定:在工業遺產或者保護設施上涂污、刻劃、張貼、攀爬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給予警告,可以并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較重的,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記者 管繼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