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開峻。
時維暮春,心緒越發微茫,姑蘇城外氤氳繚繞,抑或碧螺春茶靄,抑或林間煙氣。黛瓦飛甍像是沉浸玉液,暈染出盈盈半透的色澤。墻頭藤蘿垂綴,道路兩旁海棠將殘,落英紛紛,飄雪簌簌。碎瓣追風,或墜入蓮塘,或黏附羅衣,俱是天然意態,灑落無拘。
所有的韶華都不會長久,何況春天
青石板路也浸潤著千年月華,邊上的小橋扶手觸之如握暖玉。移步換景間,就有幾個茶肆,琵琶三弦之音漫出雕花木牖,恰似雨打瓷甌,清越間迸碎語琳瑯。廊下老伯伯們手執紫砂壺,吳音中裹著茶香軟糯,縱是牢騷出口,亦如蜜漬梅脯,盡是回甘之味。
繡坊散落于里弄幽巷,窗下芭蕉滴翠。繡娘纖手銀針游走,素綢之上白鶴忽作凌空之勢,幾欲飛躍傳神得很,美麗的繡娘凝息于繃架之前。針尖輕叩絲帛時,柳絮亦懸停于空,唯恐驚破絹上蝶影翩躚。
河水載著柳葉兒流淌,既而將坊間的一些故事揉成碎光,斑駁在墻隅。每道漣漪都在訴說前朝后生和繡娘的愛情。仕女遺落的團扇,柳芽的嫩黃,繡娘針尖的露珠……所有故事在山塘橋下交織,與商販的吆喝、杜麗娘的咿呀,一同融進老艄公的櫓聲,姑蘇的春天就這么遠去了。
姑蘇的春天是繡娘繡出來的
夜色漫上城墻時,檐角風鈴開始搖晃年輪。蘇州的千年光陰,原是繡娘指間的絲團:旌旗烽火與炊煙經緯交織,繡成雙面異色——正面是摩天樓的玻璃幕墻掠過白鷺,背面是老式自行車穿行街巷的影子。山塘戲院斑駁畫框里,倚柱小憩的黃衣外賣員,手機還在閃爍未完成的訂單。或許他夢里開著情竇初開的花,導航無情滴催著奔赴下一程。
河畔灰撲撲的安全帽們,正融進對岸腳手架林立的陰影。瑣窗內,咖啡杯晃著金色漣漪,水晶甲在鍵盤敲擊旅游開發案,折射出光怪陸離的詞句。四十年前我騎老式自行車穿過晉源橋,那時候,大運河上的亭子橋還沒垮掉。
逝者如斯,而記憶永駐。
瑣窗所見,即是暮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