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國梁正式卸任中國乒協主席職務,國乒管理層迎來新一輪調整。馬龍以運動員兼副領隊身份重返國家隊,這種"雙肩挑"的安排在國乒歷史上并不多見。
專業體育媒體分析指出,這種特殊人事布局顯然是為洛杉磯奧運周期做的長遠打算,王勵勤作為新任掌門人,確實需要馬龍這樣兼具實力與人氣的核心成員協助工作。
有意思的是,這次人事變動在球迷圈里炸開了鍋。不少老球迷在社交平臺曬出張繼科當年比賽的高光時刻集錦,配文都是清一色的"求科哥出山"。
這種集體懷舊情緒的爆發并非偶然,有體育評論員指出,現在國乒女隊王曼昱等新生代選手的技術特點,與張繼科當年的"霸王擰"絕技確實存在傳承關系。
從專業角度看,要是真能促成"龍科合體"執教,對國乒技戰術創新確實大有裨益。
翻看張繼科近期的直播錄屏會發現,這位大滿貫得主雖然離開了國家隊,但根本沒離開乒乓球。他那個設在訓練館的直播間,經常能看到他親自示范反手擰拉的要領,有時候講到興起,直接抄起球拍就和學員來場實戰教學。
某體育院校的教練曾公開評價,張繼科這種"理論+實戰"的授課方式,比很多職業教練的培訓課程還要扎實。
不過話說回來,國家隊教練可不是那么好當的。光是每年200多天的封閉集訓,就夠讓人打退堂鼓的。記得張繼科有次直播時說過,現在能按自己節奏生活挺知足。
這話說得實在,畢竟當年那個在賽場上撕球衣的"藏獒",骨子里就帶著不服管的勁兒。現在讓他天天盯著小隊員練發球、寫訓練日志,怕是比讓他打十個削球手還難受。
但球迷們的期待也不是沒道理。眼下國乒面臨日韓新生代的強力沖擊,技術革新迫在眉睫。張繼科那些天馬行空的打法創意,要是能用在指導隊員身上,說不定真能整出些新花樣。
再說了,現在馬龍在隊里主抓訓練,要是好兄弟能來搭把手,工作氛圍肯定不一樣。不過話又說回來,人家現在通過網絡課程培養的苗子,將來不也一樣是為國爭光?
看著社交平臺上那些"龍科組合"的PS海報,突然想起十年前他倆在決賽會師的場景。那時候的國乒,有鋒芒畢露的張繼科,有沉穩內斂的馬龍,就像火鍋配冰啤,截然不同卻又相得益彰。
如今馬龍選擇了堅守,張繼科選擇了另一種方式的傳承,說到底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續著對乒乓球的熱愛。
或許對球迷來說,比起非要看到某個特定畫面,更重要的是這份熱愛始終都在,只不過換了個形式繼續發光發熱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