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記者 申桂玲 馬連華 王健 崔晨陽
四月芳菲醉,人間讀書時。4月24日,第三十個世界讀書日帶來的讀書熱潮正濃,河南農業大學龍子湖校區圖書館書香彌漫,一場別開生面的“圖書漂流”活動正在火熱進行。植物保護學院的楊龍飛抱著10本農業類書籍來到現場,并挑選了2本交換的新書。這是河南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豫之星”)舉行的“世界讀書日”活動的第二場——“新農人·農業夢 讓你更優秀舊書換新書”活動,學生可以用10本舊的農業類相關書籍交換豫之星公司提供的2本優質人生規劃指導書籍。
“新農人·農業夢 讓你更優秀舊書換新書”活動由河南農業大學圖書館、招生就業辦公室主辦,河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豫之星公司承辦。河南農業大學招生就業辦公室主任、創新創業學院執行院長張紅陽,河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院長周琳,河南農業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徐延華,河南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會平,河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學生等近70人參加了活動。
知識循環從大學校園到田間地頭
挑選新書、拍照打卡、留言寄語……舊書換新書現場洋溢著濃郁書香,同學們結伴而來,對于精挑細選的新書愛不釋手。
“去年我就參加了豫之星公司舉辦的舊書換新書活動,當時換了一本書,我讀了好幾遍,收獲很多。今年知道消息后就趕緊過來了,這次我換到了兩本新書,我打算回去好好讀。”河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大二學生王晨晨笑著給記者展示剛換到的新書。
王晨晨說,農業類的舊書相對專業,放到最后可能也是扔了或者賣了,而換成新書就不一樣了,不但自己可以學習新知識,舊書還能送到田間地頭,讓更需要的人看到,豫之星舉辦的這個接力換書活動非常有意義。
同樣過來換書的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大四學生張棟皓一拿到新書就趕緊拍照發到了同學群里,“都是實實在在的好書,對于我們以后工作、規劃有很大的幫助”。
臨近畢業,張棟皓更關注農資行業的發展,在他看來,農資行業也很“內卷”,而豫之星的學習文化、對人才的重視度在整個行業都堪稱典范,豫之星也因此成為他最看好的農資企業。
“豫之星承辦的舊書換新書活動是通過構建‘回收-篩選-再造-傳播’的生態鏈,以知識共享與綠色循環為核心,將回收的科普類、農業技術類書籍定向帶到基層農資站點,幫助農民獲取實用種植、養殖知識,同時通過舊書換新書降低閱讀成本,激發學生閱讀熱情。”周琳表示,當書籍開始流動,文明便永不停歇,書香傳遞將成為鄉村振興的知識引擎,化作全民閱讀的燎原星火。
十年堅守 以書香撬動人才和市場兩端
“這已是豫之星第三年舉辦此項公益活動。”王會平表示,活動源自豫之星堅持十年的“讓你更優秀”學習文化項目。十年來,豫之星全員堅持讀書打卡、舉辦讀書分享會,形成獨特的學習型組織文化,同時,持續地學習、提升學習力也成為豫之星人才成長、人才價值創造的重要途徑。如今,這份書香正通過“圖書漂流”活動惠及更多農科學子和農民朋友。
農業類書籍從大學校園“漂”到豫之星在鄉鎮零售品牌店建立的新農人閱覽室,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豫之星以書香撬動了人才和市場兩端,一端是專業書籍的流動加速了農業技術推廣,另一端是職業規劃類書籍幫助學生明確發展方向。”王會平說,豫之星會把同學們舊的農業類書籍“漂流”到生產一線的農戶朋友農資店和田間地頭,小小圖書角便成為新農業發展的搖籃,形成通過科學、科技帶動農資行業、農業的新發展動力,而優質人生規劃指導書籍則為學生拓寬視野,更好地定位人生及發展方向提供系統參考。
值得一提的是,豫之星每月還面向河南農業大學學生舉辦企業開放日,讓學子提前了解行業需求,體驗工作的價值和感受。王會平說:“作為農業生產制造企業,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搭建產學研橋梁,提升學生對于新農業的信心和能力,并推動未來新農業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