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瀆”即“江河淮濟”,“江”是長江;“河”是黃河;“淮”是淮河;“濟”是濟水。
黃河、長江“兩條龍”氣勢雄渾,所向披靡,一路浩蕩入海。而濟水、淮河則生不由己,由任性的黃河任意擺布。濟水距黃河太近,被侵了河道,不見蹤影。淮河也是難兄難弟,有700多年被黃河奪了入海口。
【黃河奪淮】
淮河發源于河南桐柏縣桐柏山老鴉叉,自西向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淮河水有多個入海口。
淮河上游從源頭至洪河口,長360千米,水面落差178米。中游從洪河口至洪澤湖出口中渡,長490千米,河面落差16米。淮河下游從洪澤湖出口經淮河入海水道和蘇北灌溉總渠入海,入海口稱為扁擔河口,長150千米,河面落差僅6米。不過淮河70%的水量向南經高郵湖、淮河入江水道匯入長江。
古代黃河“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有三大特性:善淤,善決,善徙。
1194年(金章宗明昌五年、南宋光宗紹熙五年),黃河第四次大徙,在河南原陽決口,由封丘東經東明、菏澤,在梁山、東平一帶分為南北兩支,北支經東阿、平陰、長清、濟南、濟陽、利津北上入渤海,南支經嘉祥、魚臺到江蘇經淮河入黃海。
生命總會自己找到出路,河流也一樣。淮河被奪入海水道后,被迫從洪澤湖南下,在江蘇揚州匯入長江,借道長江入海。
1855年(清文宗咸豐五年、太平天國五年),黃河第六次大徙,決銅瓦廂,分三支穿張秋運河,經小鹽河流入大清河,自河南經東明、東阿、平陰、長清、濟南、濟陽、濱州、利津、墾利入渤海。黃河由此結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歷史,遷為今河道。
原淮河上那段被黃河侵占的入海河道,因泥沙淤積,成了地上懸河,時斷時續,我們稱之“廢黃河”,也叫黃河故道。
黃河任性奪淮,揮一揮衣袖又走了,卻留下一個爛攤子,晚晴時期淮河流域水患非常嚴重。
自上世紀中葉以來,我們開始大規模治理淮河,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如今淮河擁有五條河道可以入海,從北往南依次是:淮沭河-新沂河、淮河入江水道、蘇北灌溉總渠、淮河入海水道、黃河故道。
【淮沭河-新沂河】
淮沭河-新沂河水道,即向北流的淮沭河與向東流的新沂河。
二河在淮安淮陰區楊莊與京杭大運河交匯,并分流成四股,正北兩股是淮沭河,一點鐘方向是鹽河,二點鐘方向是黃河故道。
淮沭河南起二河與京杭大運河交匯點,向北流至江蘇宿遷沭陽縣后,流入新沂河,轉向東流經灌南、灌云兩縣,在燕尾港匯匯入灌河,在灌河口入海,全長約185千米。
鹽河與淮沭河起點相同,向東北匯入新沭河后,稱新沭河或臨洪河,在臨洪口入海州灣,長約152千米。
【蘇北灌溉總渠】
蘇北灌溉總渠,從洪澤湖東邊的高良澗閘(淮安洪澤區高良澗鎮)流出,向東流經淮安洪澤區、淮安淮安區、鹽城阜寧縣、鹽城濱海縣、鹽城射陽縣,長約168千米,入海口稱為扁擔河口,泄洪能力為800立方米/秒。
【淮河入海水道】
淮河入海水道,與蘇北灌溉總渠平行。在高良澗閘北邊不遠處就是洪澤湖二河閘,二河閘東北約3千米處。二河水分兩流兩處,一處向北,還是二河;一處向東,就是淮河入海水道。與蘇北灌溉總渠平行入海,長163.5千米,出海口也在扁擔河口,泄洪能力達7000立方米/秒。淮河入海水道過京杭大運河后,便一分為二,與蘇北灌溉總渠一起,即“三河兩堤”的布局,三河之間的河堤最窄處不足100米。
【黃河故道】
黃河故道是1194年至1855年這六百六十一年間,黃河奪淮、奪泗的干流,起于銅瓦廂(今河南開封蘭考縣),終于黃海,長約728.3千米,目前河道并未完全連通。
黃河故道東段,長約169千米,自西向東經淮安淮陰、漣水、鹽城濱海、響水,在下游分為兩支,北支為中山河,在套子口(廢黃河口)入黃海,南支為淤黃河,在月亮灣入黃海。
雖然黃河故道也能排水入海,但排洪能力只占現有入江、入海總泄量的2%左右,且河床淤積嚴重,一般情況下不再用來行洪,只做排灌河道。
【淮河入江水道】
淮河入江水道,即從洪澤湖到長江之間的河流湖泊,北起淮安洪澤湖三河閘,向東南流經高郵湖、邵泊湖,至揚州三江營,長約157.2千米。
淮河入江水道,泄洪能力12000立方米/秒,可將淮河上中游70%以上的洪水泄入長江。
淮河入江水道分為三段,即三河閘起至高郵湖、高郵湖、邵伯湖至芒稻河。
淮河入江水道上段,自三河閘起,經金湖縣共和集、黎城、石港、金溝、施尖,匯入高郵湖,長約55千米。
中段主要是高郵湖,長約55千米。高郵湖又稱璧瓦湖,水位5.55米時,面積約648平方千米。
下段為:邵伯湖-廖家溝-芒稻河,長約48千米。邵伯湖面積約為98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約為1.1米。
淮河水在邵伯湖南部與京杭大運河匯合,京杭大運河向南運行約3千米后,分為兩條主要河道,一條是京杭大運河,直接進入長江。大部分水量在另一條廖家溝,折向東與芒稻河匯流,進入長江。淮河大部分水量,是通過芒稻河進入長江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