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20-30萬級轎跑市場無比熱鬧,后來者小米SU7與老將特斯拉Model 3互搶地盤,而最近比亞迪漢L EV以21.98-27.98萬的價格入局之后,更是讓這一賽道的競爭局勢變得頗為緊張。那么,一上來就與小米SU7、特斯拉Model 3同臺競技,漢L EV 具不具備能“一挑二”的實力呢?
論駕駛輔助配置和體驗,漢L EV更有“天賦”
當比亞迪今年喊出“駕駛輔助平權”口號的時候,很多人就已經感受到了其對自家駕駛輔助技術的強大底氣。而在最近剛剛上市的漢L EV身上,我們也很容易看到這種“底氣”的具象化。 漢L EV全系都搭載了“天神之眼B”駕駛輔助激光版,全系標配激光雷達和英偉達Orin-X芯片,駕駛輔助等級都是L2級。功能上支持并線輔助、車道保持輔助系統、車道居中保持、道路交通標識識別、輔助泊車入位等,而且是全系標配,這水平妥妥的是業內駕駛輔助第一梯隊。
當然,小米SU7和特斯拉Model 3的表現也不差,都支持L2級別輔助駕駛。不過,如果從具體配置方面來說,小米SU7和特斯拉Model 3的輔助匝道自動駛出(入)、高速路段輔助駕駛等高階一些的功能,都是需要選裝才有。而特斯拉甚至連方向盤離手檢測都不具備,道路交通標識識別、輔助泊車入位、遙控泊車、輔助變道等配置更是需要另外加錢才能選配。也就是說,同樣是日常或是遠途出行,漢L EV更為全面的駕駛輔助配置,很顯然會帶來更輕松、安全的出行體驗。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Model 3的駕駛輔助方案雖然也用了很多年,但是本土化做的一直很一般,這一點一直在被大家吐槽,目前還沒什么明顯的改變。更何況,駕駛輔助的成熟度如何,其實和車企的銷量還是有比較大的關系的,現在不管是特斯拉,還是小米汽車,銷量上都還是趕不上比亞迪。銷量上的優勢,讓比亞迪在駕駛輔助數據積累和軟件迭代方面會有更大的優勢,這也就意味著,漢L EV在駕駛輔助功能方面會更完善,駕駛輔助安全方面更成熟,連帶著的駕駛輔助體驗自然也就會更好。
論續航與補能速度,漢L EV更有“誠意”
新能源汽車時代,純電車的續航與補能依然是不少用戶的核心“痛點”。漢L EV搭載了比亞迪超級e平臺,閃充電池、3萬轉電機和全新一代車規級碳化硅功率芯片。看得出來,這款車在核心三電上做了很大的升級。這款車CLTC純電續航里程可以達到701km,補能上充電功率可以達到1兆瓦(1000kW),充電速度1秒2公里。換算一下就是,閃充5分鐘,可以“回血”400公里,基本和加油速度差不多了。像是充電功率非常高的理想MEGA,售價達到了50多萬,充電倍率也才6C,峰值功率也才520kW,基本上只有漢L EV的一半。
就續航這一點來說,其實小米SU7和特斯拉Model 3也都能達到主流水平。特斯拉Model 3的CLTC純電續航可以達到634km,小米SU7的CLTC純電續航還要更高一些,能達到830km。不過,在補能方面,小米SU7起步只有400V,特斯拉Model 3頂配都達不到800V,而漢L EV全系標配了1000v+SiC全域千伏高壓平臺,充電功率達到了1000kW。400V或者800V和千伏高壓在補能速度上的差距,其實還是非常明顯的。
論底盤與駕控表現,漢L EV更有“實力”
20萬級里的純電轎跑很多,但能在性能上對標超跑的并不多見。不過,漢L EV可以算個特例,不信我們可以看一些數據。我們以漢L EV四驅版為例,這款車整車功率可以達到810kW,達到了電動方程式賽車標準的2倍以上。2.7s的百公里加速,100-200km/h加速時間也才4.7s,以及實測305km/h以上的極速,更完全是電動方程式的賽用標準。如果這么說還不夠形象,大家可以這么想象一下,你開這么一臺漢L EV在路上跑,最大能爆發1102匹馬力,這水平完全能對標千萬級超跑了。
另外,這款車還標配了比亞迪智能底盤。硬件層面,有前雙叉臂后五連桿鋁合金懸架,軟件層面,有云輦-C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云輦預瞄系統、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統。這些技術估計很多人都聽過,主要影響的就是駕控、駕乘體驗。平時路況能提前掃描,提前預判,智能調節;快速過彎、加速、制動等場景下,底盤的支撐性也會更好,駕乘舒適性自然是沒得說。
雖然小米SU7和特斯拉Model 3的性能也是一個“賣點”,但是從實際情況上看,和漢L EV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比如小米SU7頂配的雙電機版本,最大功率也就495kW,而特斯拉Model 3的雙電機版本最大功率才343kW。
尤其是小米SU7和特斯拉Model 3的底盤調教都比較激進,主打運動和操控性,所以對于路面顛簸的過濾比較差,而漢L EV的底盤調教沒那么極端,在保證足夠操控性的同時,又兼顧了日常代步和乘客乘坐的舒適性。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漢L EV在空間、豪華和舒適性表現上,也和小米SU7、特斯拉Model 3這兩款車有比較明顯的區別。漢L EV的長寬高達到了5050*1960*1505mm,軸距2970mm。這比小米SU7(長寬高4997*1963*1455mm,軸距3000mm)和特斯拉Model 3(長寬高4724*1848*1430mm,軸距2875mm)的綜合尺寸都更優越。這種和市面上的長軸距C級豪華轎車不相上下的尺寸表現,讓漢L EV有了更寬適的空間體驗。
而從豪華性上來說,漢L EV的優勢也很大。比如,這款車入門就給了12喇叭的Dynaudio丹拿音響,并且內置了冷暖兩用冰箱。而小米SU7用的是半導體冰箱,入門級別的車型只配有10喇叭音響。特斯拉Model 3連車載冰箱都沒配,入門只有9喇叭音響。所以,誰更豪華、更舒適,顯而易見了。
在座艙的智能化方面,小米SU7因為有著小米多年造手機的優勢,因此看點很足。同樣,比亞迪在智能座艙體驗也不錯,不管是硬件性能,還是軟件兼容性。漢L EV的智能座艙搭載4nm制程的高性能芯片,車載智能語音接入滿血DeepSeek R1大模型,體驗更上一層樓。而特斯拉Model 3的座艙智能化就比較薄弱了,你甚至可以看到很多特斯拉車主還在使用手機導航。
結語
總體來說,漢L EV 在駕駛輔助、配置、續航補能以及駕控等多方面表現得都很不錯,不管是和“流量體”小米SU7競爭,還是和“老將”特斯拉Model 3競技,它都毫無壓力。在這個只看“干貨”與誠意的時代里,20萬級轎跑的入局門檻變得越來越高。而以“高能力”進場的漢L EV,無疑會進一步提高20萬級轎跑的入局標準,這對于行業、品牌與用戶來說都會十分有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